年11月7日,由北京市医学会消化学分会、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同仁消化及内镜学术会议暨胃食管反流病规范化诊治学习班”于北京成功召开,40余位来自国内著名消化、肝病、内镜及相关专科专家相聚一堂,以食管疾病为核心,共同探索食管疾病诊治的奥秘,共话国内外食管相关疾病领域的最新进展。为响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本次会议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全国各地的同道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共同参与这次学术盛会。
开幕致辞
本次学术活动由大会执行主席医院张川教授主持,首先张川教授对“第三届同仁消化及内镜学术会议暨胃食管反流病规范化诊治学习班”的背景进行了介绍,接着张教授阐述了本次大会的主要目的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医院张澍田院长因公务不能亲自参加本次大会特送上远程致辞。
专题报告及讨论
Part1
主持:吴咏冬毛高平张玫
来自医院的李鹏教授全面地介绍了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和癌前病变的定义、筛查、诊断以及治疗,并着重分析了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活检、切除标本的处理。医院的徐有青教授对内镜医生如何利用超声内镜去发现胰腺的早期病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重点介绍了超声内镜在胰腺癌特别是胰腺早癌诊断方面优势。来自中医院的王贵齐教授详细讲解了咽喉部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为消化内镜医生在消化道疾病的筛查诊治上拓宽了思路。医院的李景南教授对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型、分级、分期以及诊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表示对反复复发的患者可以采用生长抑素类似物(SSA)治疗。
Par2
主持:刘岩罗庆锋张杰
医院伍冀湘教授和钟琦教授,分别对胃食管反流疾病的外科治疗和中晚期咽喉癌患者的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柴宁莉教授细致地介绍了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技术在食管早癌、黏膜下肿物、罕见疑难疾病、食管良性内镜诊治中的应用。她表示,通过更加精细、精准化的筛查,能够实现消化道早癌早发现、早诊断的治疗目标。
Part3
主持:展玉涛张川王天佑
在卫星会上,医院张川教授通过多个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例分析和总结,讲解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治策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详实的诊疗思路和经验。医院罗庆锋教授介绍了联动成像技术(LCI)在结直肠腺瘤及早期癌筛查中的运用,为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医院李莉教授对慢性胃炎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胃癌的发生风险和治疗做了详细介绍,并指出慢性胃炎需重视个体化治疗,在黏膜保护基础上进行对症治疗。
Part4
主持:乔进鹏谢永强魏秀芹
医院郝建宇教授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做了系统的分享,他指出慢性胰腺炎起病隐匿,早期诊断较困难,需个体化及多学科协作治疗,但尚无治愈方法。医院魏红山教授通过对糖生物学的详细解析,为消化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医院展玉涛教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以期进一步推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疗的规范化。中医院魏玮教授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中医师辨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借鉴和指导。
Part5
主持:于久飞吴凯李春涛
医院房居高教授为我们讲解了下咽癌合并食道癌早期和晚期的治疗原则以及手术方法。医院张晶教授向我们阐述了脂肪肝的异质性,并表示深入了解脂肪肝的异质性,对于理解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做好患者管理以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医院的刘玉兰教授为与会者讲述了老年炎性肠病(IBD)治疗策略以及临床研究现状,指出新型生物制剂在老年IBD治疗方面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病例讨论
在病例讨论环节,医院张帆主治医师带来了一例重症溃结的思考,医院刘中亮主任医师进行了精要点评。随后,医院宾楚轩住院医师分享了一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例,由高福生副主任医师进行了精彩点评。最后,医院郭子皓主治医师分享了一例血氨升高待查的特殊病例,王凝副主任医师进行了精彩点评。
会议最后,张川教授和刘玉兰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们表示,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经历了上半年严峻的疫情考验,此次聚会更加难能可贵,感谢学会及广大同道长久以来的支持。砥砺奋进、展望未来,我们不仅要在医疗技术上做精做实,服务上更优更胜,科研上不断有新突破,还要把教育更精更细,更好地为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围术期医学论坛(zhwsyx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