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茶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比如说古代的文人墨客在见面的时候会选择品茶,觉得品茶能够修身养性。
在古代没有专业的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器械,而大多数人会根据自身的一些体验,了解茶叶当中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
尤其是现在很多人养成了喝茶的习惯,而且茶叶的种类也非常多,比如常见的红茶,绿茶,普洱茶,那如果放置几年的时间,还能够泡水喝吗?
01家里放了几年的红茶、绿茶、普洱茶,还能泡来喝吗?看完涨知识了
正常情况下,茶叶也有保质期,和大部分人的想象并不同,如果茶叶放置时间长,反而更容易变质。
茶叶的吸附性特别的强,如果密封不好特别容易受潮,进而会吸附空气当中的异味,此外,茶叶当中的茶氨酸、茶多酚等成分不稳定,存放时间过久容易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有些茶叶不适合久放,比如黑茶,白茶,普洱生茶,如果保存得当,确实可以越陈越香,但前提是要满足合适的保存条件和适当的时间。
一般来说,绿茶常温下的保质期大约是一年左右,不适合长时间保存;红茶的保质期大约是三年;普洱生茶的保质期大约是5年,熟茶的保质期大约是15年。
02茶水表面有一层膜,真的是茶叶放久的原因?
茶叶本身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等,特别是春季的新茶,经过冲泡之后,茶叶当中的茶多酚,茶碱,茶皂素经过自然氧化,在沸水的作用下会自然析出。
茶水当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也会升高,所以会漂浮在茶水的表面,其实这是营养丰富的一种外化表现。
泡茶的水主要有软水和硬水,因为水质不同,也会影响茶水表面成膜的现象,而茶水上漂浮着的那层油膜叫锈油。
锈油的多少要根据水质来进行判断,而软水和硬水的区分,是根据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来进行的,如果钙镁离子含量在8毫克以上便是硬水,如果在8毫克以下便是软水,冲茶时尽量选择用软水。
茶叶的制作过程也会影响茶水上面的膜,茶叶要经过漫长的生产加工和物流运输环节,在外界的因素下,很容易产生杂质。
所以茶水表面成膜的现象和茶叶的保存时间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和泡茶的水质以及茶叶的加工有关。
03这3种茶,尽量别喝
发霉、异味茶
如果茶叶放置时间过久,出现了发霉的现象,尽量不要泡水喝,因为此时在滋生霉菌,茶叶的营养物质被破坏,如果此时饮用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不良的症状。
烫茶
滚烫茶平时也尽量不要饮用,因为很容易发生烫伤的情况,而且食道容易被热茶刺激,造成食道上皮细胞突变的概率增加,进而容易增加患食道癌、口腔癌的风险。
如果饮用茶水的温度超过70℃,那发生食道癌的风险会增加8倍,所以喝茶时尽量选择55~60℃左右的温水。
过浓茶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平时也尽量不要喝浓茶,容易刺激肠胃,影响消化与吸收功能,而且茶叶里面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会对神经造成不良的刺激,使得中枢神经过于兴奋,进而容易引起失眠的问题。
此外,茶叶当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鞣酸等物质,如果喝浓茶会影响身体对铁等金属元素的吸收,容易引起贫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