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博截图
食管癌是一种隐蔽又来势汹汹的疾病。很多人早期根本没有明显症状,一直到感觉到吞咽困难才回去就诊。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存活率很低,5年生存率不到20%。而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大部分可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达到根治的效果,5年生存率高达95%。因此食管癌的早诊早治显得尤为重要。
食管癌高危人群有哪些呢?
《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年,新乡)》中指出:年龄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1、出生或长期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区;2、一级亲属有食管癌病史;3、本人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4、本人有头颈部肿瘤病史;5、合并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热烫饮食、饮酒(≥15g/d)、吸烟、进食过快、室内空气污染、牙齿缺失等。早期食管癌的症状有哪些?
早期食管癌常常有“三感一痛”:吞咽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不适感、胸骨后疼痛,但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特异性,不易引起重视。1.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胸骨后不适感觉;2.咽喉部干燥与紧缩感;3.咽下食物时哽噎感,饮水后消失;4.胸骨后灼烧样、针刺样、牵拉样疼痛;5.食道内异物感;6.食物在食管内通过缓慢有滞留感;7.胸骨后闷胀不适;8.剑突下疼痛等等。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轻微、短暂,间断或反复出现,甚至间隔几月发生一次,进展缓慢,容易与其它消化道疾病、慢性咽炎等混淆。如何发现早期食管癌呢?
筛查食管癌最好的方法是内镜检查!一旦出现上述不适症状,不要慌张,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才是发现早期食管癌的关键。推荐内镜检查联合碘染色是中外指南推荐作为食管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同时结合放大内镜、活检病理及超声胃镜,能精准发现早期食管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