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共识解读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TUhjnbcbe - 2022/1/3 17:57:00

共识要点导读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和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专家,在《北京中医药》杂志上联合发表了《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

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relatedthrombocytopenia,CIT)为肿瘤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不仅能导致化疗药物使用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从而降低肿瘤治疗效果,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同时,因增加血小板输注与血小板刺激因子的临床应用,治疗费用大幅增加。因此,对存在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一、二级预防,有助于降低CIT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基于中医“治未病”与“既病防变”理论,中医药参与CIT全程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该专家共识中推荐了通关藤注射液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防治CIT效果,推荐剂量为40-mL/次,1次/d。

该专家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合理的CIT诊疗方案,保障肿瘤化疗顺利实施,提升外周血血小板数值,改善CIT患者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无选择性地杀伤骨髓造血干细胞,破坏骨髓造血微环境,并抑制骨髓,从而导致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当患者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后,外周血小板计数<×/L,即可诊断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relatedthrombocytopenia,CIT)。CIT是抗肿瘤药物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之一,不仅会降低化疗药物使用剂量或延迟化疗时间,甚至会终止化疗,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同时可导致皮肤、黏膜、脏器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并大幅增加医疗费用。

目前,CIT治疗以输注血小板,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11(rhIL-11)或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为主要措施。《规范常见血液病中医病名建议》建议CIT中医病名为“药*紫癜证”。基于“治未病”和“既病防变”的理论,力争将CIT治疗时间点前移,倡导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并主张中医药全程参与治疗。

发病机制

目前引起CIT的关键病因有两种观点:

一、西医发病机制。在正常情况下,骨髓造血细胞增殖、成熟和释放以及外周血细胞衰老呈相对平衡状态。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可损伤增生、分化功能旺盛的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原始巨核细胞、骨髓基质细胞、骨髓微循环结构和功能,从而抑制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能力;

二、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引起CIT是“药*”(化疗药物)所为,其发生与进展是动态的变化过程,与患者脏腑功能状态、气血阴阳盛衰程度密切相关。大致可分4个阶段:1、气血亏损:药*直接损伤气血,导致气血亏虚。2、脾胃虚弱:在气血亏虚基础上,药*中伤脾胃,脾虚胃弱,气血生化无源。3、肝肾阴虚:药*损伤肝肾,精气不足,骨髓失养,髓不生血。4、瘀血阻络:药*蓄积,留滞骨髓,瘀阻脉络,新血不生。

诊断

预防

预防原则:CIT通常在化疗开始后第5-7天出现,2周左右血小板计数下降至最低谷。因此,遵照“治未病”和“既病防变”中医理论,与化疗方案同步或化疗后2-3天是预防最佳时间点。预防方法和具体措施如下:

治疗

CIT的治疗目标是提高患者外周血小板最低值,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降低出血风险,防止化疗药物减量与化疗时间延迟导致的肿瘤治疗失败。治疗分级和实施方法如下:

其中在慎重选择中药注射液方面,需具备下列情况才可以选择应用:1、口服汤剂或中成药依从性很差的患者;2、具有治疗肿瘤或辅助治疗肿瘤(减轻化疗骨髓抑制)的适应证;3、具有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通关藤注射液在治疗恶性肿瘤临床上用药二十多年,拥有较为完善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具有清热解*、化痰软坚的功效。主要用于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治疗,并可配合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有文献表明,通关藤注射液具有抗肿瘤和防治CIT效果,推荐剂量为40-mL/次,1次/d。但在应用过程中,需严密观察说明书标注的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对有症状者及时处理[1]。

另外,CIT临床治疗是极为复杂的过程,往往因肿瘤、治疗以及CIT产生相关合并症。严重合并症不仅影响肿瘤或CIT治疗,并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CIT产生相关合并症主要包括出血、白细胞减少和贫血,有文献报道,相对于单纯化疗,通关藤注射液联合化疗在白细胞减少和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会显著降低[2-5]。

总结

综上所述,CIT为肿瘤化疗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肿瘤类型、化疗方案与周期等密切相关,并与肿瘤合并症有一定关联性。CIT发生不仅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肿瘤治疗失败,还可能因此增加血小板输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的应用使治疗费用大幅增加,并可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预后。中医药全程参与防治,有助于降低CIT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能够使患者获得临床受益。其中通关藤注射液作为民族中药抗肿瘤药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防治CIT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北京中医药年5月第40卷第5期Beij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ay,,Vol.40,No.5.

[2]ZhouX,LiuM,RenQ,etal.OralandinjectableMarsdeniatenacissimaextract(MTE)asadjuvanttherapytochemotherapyforgastriccancer:asystematicreview[J].BMCComplementaryandAlternativeMedicine,,19(1):.

[3]林瑞婷、陈芝强、林洁涛、林丽珠.消癌平注射液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v.15(10):25-31.

[4]FengF,HuangJ,WangZ,etal.Xiao-ai-pinginjectionadjunctwithplatinum-basedchemotherapyfor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BMCComplementaryMedicineandTherapies,,20(1).

[5]张瑜、钟钦、程婵、唐菲、倪婷婷、薛英波.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肿瘤基础与临床,,v.33;No.(04):27-29.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识解读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