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噎嗝及食道癌中医古典医书中的15个代表方
TUhjnbcbe - 2021/12/3 17:35:00

噎膈是指由于食管狭窄、食管干涩而造成的以吞咽食物梗噎不顺,甚至食物不能下咽到胃食入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噎是噎塞,以吞咽时梗噎不顺为主要临床表现;膈为格拒,以饮食不下,或食入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噎可单独出现,又是膈的前驱,故往往以噎膈并称。

发生主要与七情内伤、酒食不节、久病年老有关。若病情只停留在噎证的阶段,不向膈证发展,一般预后尚好。西医学中的食管癌、贲门癌、贲门痉挛、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狭窄等,均可参照

食道癌其发生病因与亚硝胺慢性刺激、炎症与创伤,遗传因素以及饮水、粮食和蔬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有关。吸烟、喝酒是引起食道癌病见病因,

中国是食道癌高发区,

本病是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是世界上食道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道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1.3~90.9/10万,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2.7~.6/10万。

食道癌在中国有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地区相当集中,如河北、河南、江苏、山西、陕西、安徽、湖北等地。

食道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这与人群的易感性与环境条有关。

在食管癌高发区,连续3代或3代以上出现食道癌病人的家族屡见不鲜。在我国山西、山东、河南等省的调查发现有阳性家族史的食道癌病人约占1/4~1/2人,高发区内阳性家族史的比例以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由高发区移居低发区的移民,即使在百余年以后,其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居住环境也影响食道癌的发病,已发现,高发区内与家族共同生活20年以上的食道癌病人占1/2。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对食道癌发病的影响可能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化,已发现,在某些癌症高发家族中,常有抑癌基因,如P53的点突变或杂合性丢失,在这类人群中,如有后天因素引起另一条等位基因的突变,则会造成癌基因的异常表达而形成癌肿。近年来的资料显示,食道癌病人中确实存在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

以下为食道癌的主要病因:

1.饮食习惯长期吸烟和饮烈性酒,长期吃热烫食物,食物过硬而咀嚼不细等与食管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2.致癌物质(1)亚硝胺:亚硝胺类化合物是一组很强的致癌物质。

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居民喜食酸菜,此酸菜内即含亚硝酸铵。实践证明食用酸菜量与食管癌发病率成正比。(2)霉菌:国内有人用发霉食物长期喂养鼠而诱发食管癌。

3.遗传因素人群的易感性与遗传和环境条件有关。食管癌具有比较显著的家庭聚集现象,高发地区连续三代或三代以上出现食管癌患者的家庭屡见不鲜。

4.癌前病变及其他疾病因素如慢性食管炎症、食管上皮增生、食管粘膜损伤、Plummer-Vinton综合征、食管憩室、食管溃疡、食管白斑、食管瘢痕狭窄、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等均被认为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

5.营养和微量元素膳食中缺乏维生素、蛋白质及必需脂肪酸,可以使食管粘膜增生、间变,进一步可引起癌变。微量元素铁、钼、锌等的缺少也和食管癌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1.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行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2.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时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痉剂暂时缓解。

3.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5.其他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骨后闷胀不适、疼痛和喛气等症状。

中期症状

1.咽下梗噎感最多见,可自选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常在病人情绪波动时发生,故易被误认为功能性症状。

2.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较多见。咽下食物时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其性质可呈灼热样、针刺样或牵拉样,以咽下粗糙、灼热或有刺激性食物为著。初时呈间歇性,当癌肿侵及附近组织或有穿透时,就可有剧烈而持续的疼痛。疼痛部位常不完全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疼痛多可被解痉剂暂时缓解。

3.食物滞留感染和异物感咽下食物或饮水时,有食物下行缓慢并滞留的感觉,以及胸骨后紧缩感或食物粘附于食管壁等感觉,食毕消失。症状发生的部位多与食管内病变部位一致。

4.咽喉部干燥和紧缩感咽下干燥粗糙食物尤为明显,此症状的发生也常与病人的情绪波动有关。

5.其他症状少数病人可有胸骨后闷胀不适、前痛和喛气等症状。

中期食道癌的典型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可有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和吐黏液样痰。

晚期症状

1.咽下困难进行性咽下困难是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但却是本病的较晚期表现。因为食管壁富有弹性和扩张能力,只有当约2/3的食管周径被癌肿浸润时,才出现咽下困难。因此,在上述早期症状出现后,在数月内病情逐渐加重,由不能咽下固体食物发展至液体食物亦不能咽下。如癌肿伴有食管壁炎症、水肿、痉挛等,可加重咽下困难。阻塞感的位置往往符合手癌肿部位。

2.食物反应常在咽下困难加重时出现,反流量不大,内含食物与粘液,也可含血液与脓液。

3.其他症状当癌肿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膈神经可引起呃逆或膈神经麻痹;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出现气急和干咳;侵蚀主动脉则可产生致命性出血。并发食管-气管或食管-支气管瘘或癌肿位于食管上段时,吞咽液体时常可产生颈交感神经麻痹征群。

整理中医古典医书中记载的15个治疗药方

摘录《中医名方验方丛书:肿瘤治疗名方验方》当中治疗食道癌的古医籍方剂,古代比较靠谱的,出处明确的,这些算是最有代表价值的了。

1.??九物五膈丸

处方:

麦冬(去心)90克,花椒90克,远志(去心)90克,炙甘草克,炮附子30克,干姜90克,人参克,桂心90克,细辛90克。

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2丸,每天3~4次,含化。

功能:散寒化饮,益气通肺。

主治:食管癌。症见瘀阻日甚,气虚阳微。适用于忧膈、气膈、食膈、寒膈、饮膈等五膈。

注意:忌海带(藻)、猪肉、生葱、生蒜。

出处:东晋·张湛《延年秘录》。

2.??*芪甘草汤

处方:

*芪、甘草、肉桂各15克,人参30克,芍药、茯苓各60克。

用法:共为粗粉。每次15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用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加饴糖少许,煎化热服,良久以稀粥投之。

功能:补气利咽。

主治:食管肿瘤。症见咽中噎塞,胸中满,肋下气上冲,饮食减少。

出处:宋·太医院《圣济总录》。

3.??泽漆丸

处方:

泽漆15克,槟榔30克,附子30克,木香15克,肉桂15克,陈皮15克,泽泻15克,大*15克,郁李仁15克,厚朴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每日3~4次。

功能:行气消积,化瘀消癥。

主治:食管癌。症见食癥癖气,脾胃虚弱,头面及四肢浮肿。

出处: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

4.??枳壳散

处方:

枳壳、三棱、陈皮、益智仁、莪术、槟榔、肉桂各30克,干姜、厚朴、炙甘草、青皮、肉豆蔻、木香各1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次10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毫升,煎至毫升,热服,每日服1~2次。

功能:理气宽中,消癥破积。

主治:食管癌。症见三焦痞满,胸膈满闷,心腹膨胀,胁肋刺痛,食饮不下,噎塞不通,呕吐痰涎,口苦吞酸,羸瘦少力,短气烦闷。

出处: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5.??丁沉丸

处方:

甘草(炙)克,青皮克,丁香克,白豆蔻克,沉香克,木香克,槟榔克,肉豆蔻克,白术0克,人参克,茯苓克,肉桂75克,干姜75克,麝香30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最后加入麝香混合均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每次1丸,空腹时淡盐水或温酒,细嚼送下。

功能:温中降逆。

主治:食管癌。症见脾胃寒气上逆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呕吐不止。

出处: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三棱丸???????

处方:

荆三棱90克,枳壳、木香、青皮、槟榔、肉桂、炙甘草各30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次9克,用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滓,温服。

功能:行气消积。

主治:食管癌。症见积聚气块,或心腹满闷噎塞。

出处:宋·王衮《博济方》。

7.??吴茱萸丸

处方:

木香、青皮各9克,僵蚕15克,姜*15克,泽泻15克,柴胡15克,当归20克,炙甘草20克,益智仁30克,人参30克,陈皮30克,升麻30克,*芪30克,半夏36克,草豆蔻36克,吴茱萸36克,麦芽45克。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次20~30克,每日服1次,细嚼服。

功能:温中利膈。

主治:食管肿瘤。症见寒在膈上,噎塞,咽膈不通。

出处:金·李东垣《兰室秘藏》。

8.??十膈气散

处方:

人参30克,茯苓30克,肉桂30克,枳壳30克,甘草30克,大曲30克,麦芽30克,白术30克,陈皮30克,干姜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厚朴15克,槟榔15克,木香15克。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3克,淡盐水调服。如果脾胃不和,腹胀,胸闷,可用水毫升,加生姜7片,大枣2枚,盐少许,煎至毫升,空腹热服。

功能:消癥化积,益气通膈。

主治:食管癌,胃癌。冷膈、风膈、气膈、痰膈、热膈、忧膈、悲膈、水膈、食膈、喜膈等十种膈气。

出处:元·许国桢《御药院方》。

9.??香砂宽中汤

处方:

木香、白术、陈皮、香附各9克,白豆蔻、砂仁、青皮、槟榔、半夏、茯苓、厚朴、甘草各6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加蜂蜜1匙,食前服。

功能:理气消痞,散寒止痛。

主治:食管肿瘤。症见气滞胸痞,反胃噎塞或胃寒作痛。

出处:明·王肯堂《证治准绳·类方》。

10.??顺气和中汤

处方:

陈皮9克,半夏6克,茯苓6克,白术9克,枳实6克,香附9克,砂仁6克,*连6克,栀子6克,神曲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取汁,入竹沥,姜汁,童便,不拘时候温服,每日1剂。

功能:理气化痰,健脾和胃。

主治:食管癌。症见噎膈翻胃,嘈杂吞酸,恶心呕吐痰水。

出处: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11.??七圣汤

处方:

半夏、*连、白豆蔻、人参、茯苓、竹茹各等份。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

功能:辛开苦降,益气通膈。

主治:噎膈。症见痰热中阻,胃失和降,呕吐胸闷者。

出处:清·李用粹《证治汇补》。

12.??人参利膈丸

处方:

人参、白芍、大*(酒制)、枳实、厚朴、槟榔各等份,沉香减半。

用法:上药研末,水泛为丸。每服3克,每日3次,白汤送下。

功能:消食降逆,通腑利膈。

主治:脾胃食滞成膈,胸脘痞满,大便燥结。

出处:清·顾靖远《顾松圆医镜》。

13.??牛郎串

处方:

白牵牛子克,槟榔30克,茵陈15克,莪术15克,三棱15克,皂角15克。

用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9克,每日3次。

功能:消痰涤饮,理气化瘀。

主治:食管癌。

出处:清·赵学敏《串雅内编》。

14.??利膈豁痰汤

处方:

半夏30克,橘红15克,枳实30克,槟榔15克,沉香10克,桔梗15克,瓜蒌30克,*连10克,栀子10克,香附20克,白芥子10克,石膏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降气利膈,豁痰散结。

主治:食管肿瘤。症见气结痰壅,食管噎塞,郁而化热,饮食不下。

出处:清·丹波元坚《杂病广要》。

15.??启膈散

处方:

沙参9克,丹参9克,茯苓6克,川贝母6克,郁金6克,砂仁壳9克,荷叶蒂2个。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润燥解郁,化痰降逆。

主治:食管肿瘤。症见咽下梗塞,食入即吐,或朝食暮吐,胃脘胀痛,大便干结;舌绛少津。

出处:清·程国彭《医学心悟》。

?

??分享的药方一定要医生根据病情具体情况参考用药,患者家属千万不要自行抄方用药

??老年人吃饭噎住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容易引起窒息,因此在进食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进食情况。如果发生窒息一定要尽快的帮助老人解决。给大家说说老年人吃饭噎住的四个解决方法。

1、余气冲击法

意识比较清醒的老人可以采取站立姿势或坐姿。救援人员站在老人身后,用胳膊将老人围住,并用一只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老年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

昏迷的老年人跌落到仰卧位,急救人员跨过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人的臀部,用上部方法推挤上部脐带。这会影响上腹部,等于突然增大了腹内压力,可以抬高膈肌,使气道瞬间压力迅速加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或其他异物)上移并被驱出。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海式法的方法也可以用来自救。如果食物阻塞了气管,旁边还没有人帮助,或者即使有人,老人又失去了求助的能力,这时候老年人必须迅速利用两三分钟左右神志尚清醒的时间自救。此时可自己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使气管变直,然后使腹部上端(剑突下,俗称心窝部)靠在一张椅子的背部顶端或桌子的边缘,或阳台栏杆转角,突然对老人的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压力,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气管食物被冲出。

2、中上腹部加压法

如果老人年纪大了,头脑仍然清醒并且可以站立,救助者的手臂从老人的后面环绕腹部,拇指朝着老人的上腹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用力冲击、压迫腹部,反复多次。

3、骑身推腹法

如果老人陷入昏迷状态,请立即拨打,让他躺下。救援人员骑跨养老院老年公寓老人,将双手的手掌根放在腹部中线上方。用力向头部方向快速冲击5次,若异物未咳出,再重复冲击若干次。若老年人为较轻的体型,救助者取坐位,让病儿背靠在救助者的腿上。然后,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反复挤压病儿的上腹部。

4、背部拍打法

首先,让老人尽可能地弯下腰,也尽可能低下头,然后用手后掌拍打老人,以迫使异物排出。若老人的体重较轻,用一只手掌支撑其胸部,使头部和脸部朝下且身体倾斜,另一只手轻拍背部的中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噎嗝及食道癌中医古典医书中的15个代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