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食管炎的健康教育
TUhjnbcbe - 2021/12/1 15:21:00

食道炎:它是指食管黏膜浅层或者是深层组织由于受到刺激或者是损伤食管黏膜发生水肿和充血而引发的炎症。

典型症状

1.反酸: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反流入咽部和口腔,含酸味,有时只有酸水,称为反酸。

2.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可向上延伸至咽喉部,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

3.吞咽痛:吞咽时的疼痛感,特征是因吞咽动作而加重,严重时即使只咽下唾液也可有痛感。常见于感染性、药物性或放射性食管炎。

4.胸痛:胸骨后疼痛,可与吞咽相关,需注意排除心源性胸痛。

5.吞咽困难:吞咽时无法将所吞咽物质送入胃内,可由食管痉挛或食管狭窄等引起。液体及固体食物均可发生,早期往往固体食物吞咽困难,随着疾病发展,逐渐出现液体食物吞咽困难。

食管外表现

如咳嗽、哮喘、声嘶、慢性咽喉炎等。

伴随症状

食管炎常见的伴随症状有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

引起食管炎的原因:

1.化学性刺激包括胃酸、胆汁、烈酒以及强酸强碱、药物等;物理性刺激包括过烫的食物、饮料、食管异物(如鱼刺)、长期放置鼻胃管等;其他少见的原因有感染、放疗以及免疫因素等。

2.反流性食管炎因抗反流屏障减弱。抗反流屏障包括食管下括约肌、膈肌及其附件肌束等。多种原因可导致抗反流屏障功能异常,包括:食管裂孔疝、贲门手术、腹压增高(如妊娠、肥胖、腹水、呕吐、负重劳动)、胃内压增高(胃扩张、胃排空延迟)等。

3.某些激素(如缩胆囊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等)、食物(如高脂肪食物、巧克力等)、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地西泮等)可引起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下降。

诱发原因:

4.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喜吃过冷或过烫食物以及辛辣刺激饮食等均可引起食管防御功能下降,某些食物和饮料:高脂肪饮食、巧克力、薄荷、咖啡、浓茶、番茄汁、柠檬汁等可以使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一过性下降导致胃食管反流。

食管炎分为以下类型:

1.反流性食管炎

2.放射性食管炎

3.嗜酸粒细胞性食管炎

4.感染性食管炎

5.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其他的致病菌还包括单纯疱疹病*(HSV)-1、巨细胞病*等。

6.药物性食管炎。

健康教育:

1.饮食习惯:食道炎的患者还要避免过冷、过热、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浓茶、咖啡等饮料。还应当戒烟、戒酒,减少胃酸对食管的刺激。食道炎的患者同时还应当避免剧烈的咳嗽,避免穿紧身的衣裤,以免增加腹内压力,增加食道反流。

2.日常生活管理

生活方式:①戒烟、戒酒。②注意控制体重,肥胖者需减肥。③规律作息,避免熬夜。④饮食。

3.规律进食时间,少食多餐,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避免食用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LES)或加重反流的的食物,如高脂肪食物、巧克力、浓茶、咖啡、薄荷、可可饮料、番茄汁、柠檬汁等。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患者可做过敏原检测,找出过敏的食物成分,避免食用过敏食物,或采取去除过敏成分的要素饮食,可显著改善症状并减少复发。

4.运动:定期进行适度体育运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5.日常病情监测

日常需留意自身病情变化,如经治疗后再次出现既往症状,如反酸、烧心、胸痛等,或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诊。

6.特殊注意事项

患有Barrett食管或食管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

7.预防

无论是否已经患上食管炎,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对该病的预防及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供稿:周树和

编辑:张灼娟

审核:赵煜芳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管炎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