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概述
放射治疗为目前临床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放射治疗可使生物机体产生电离作用,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破坏和损伤组织细胞,由于目前治疗技术的局限性,放射性射线在杀没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周边正常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目前临床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的放射性食管炎常发生于食管癌、肺癌及纵隔等胸部恶性肿瘤的放疗过程中或之后,有时间接发生于口咽部恶性肿瘤的放疗。按照出现时间的早晚可以分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晚期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食管纤维化/放射性食管狭窄),其中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多数出现在患者接受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的1-4周,即放疗5-20次后,并以15-20次出现的常见及症状最为较重。
放射性食管炎的病因
一般而言,当放疗剂量达到30Gy时可引起食管神经肌肉的损伤,导致食管的蠕动减弱,甚至消失,这种情况会一般会随着放射线剂量增大,而食管损伤愈重。同时放射线本身的电离作用可使食管上皮细胞损伤、坏死,这可能将导致食管蠕动的减慢,造成有害物质通过食管时间延长,加重了这种损伤。此外,放疗可引起机体白细胞减少,机体免疫力减低,从而引起食管感染,出现食管炎,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在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患者一般较单纯放射治疗患者出现的食管较早、症状较重。
放射性食管炎的症状
临床上有将近50%~70%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在数分钟之内出现恶心、呕吐、胸痛、发热、疲倦等症状,称之为前驱综合征,一般随着患者心态及紧张、焦虑等情绪的调整会较快缓解。食管炎典型的症状为咽下疼痛或胸骨后疼痛,常见于放疗后1周或数周内出现,一般症状较轻,严重者可出现胸部剧痛、发热、呛咳、呼吸困难、呕吐、呕血等,应警惕食管穿孔或食管气管瘘的发生。
对于食管癌患者,一旦出现了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多数患者会有紧张及害怕等情绪,总觉得是不是病情加重了、治疗不起作用等等,甚至有少数患者会失去了治疗的信心,其实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是可以通过临床对症处理完全缓解的。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
1.制酸剂、H2受体拮抗剂、表面麻醉剂、食管动力药等,可用来缓解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症状。同时,根据病情轻重,给予镇静、止吐、止血、抗感染等治疗。饮食选择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饮食为宜。
2.有人认为接受大剂量放疗患者,有可能产生肾上腺皮质功能衰减。因此,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放射损伤以及改善病程。
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治疗
1.解除食管平滑肌痉挛和保护食管黏膜
(1)硝苯地平(心痛定),饭前半小时服。
(2)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饭前半小时服。
(3)硫糖铝等黏膜保护剂(磷酸铝凝胶),饭前半小时服。
2.抑制胃酸,防止酸反流入食管
(1)H2受体阻滞药如雷尼替丁,饭前半小时服
(2)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饭前半小时服
3.对症治疗
止吐、止血、镇静,预防感染。应予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疑有穿孔需禁食、输液、抗感染。
4.皮质激素
因大量照射治疗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其应用可减轻放射损伤,改善病程。但需同时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使用泼尼松(强的松),口服为宜。
5.增强细胞免疫。
6.其他
除以上处理外,必要时暂停照射或延长疗程间歇期。
医院目前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处理,无论在适应症的掌握及处理手段等方面均比较全面,在患者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症状较轻时一般予以口服止疼液处理:以利多卡因、碳酸氢钠、地塞美松及庆大霉素一定比率加入生理盐水中口服,注意不要大口下咽,应该含上一口液体,并顺其自然下咽,这样会使口服液和食管粘膜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在早期症状较轻,患者还能耐受的情况下还可以予以鸡蛋清口服,但多数患者可能由于口感及味道的原因,难以接受;对于症状较重,影响患者正常进食,我们主要予以患者抗炎药物输注5-7天、糖皮质类激素3-5天、抑酸药物5-7天及增强细胞免疫药物5-7天,90%以上的患者均可以得到缓解。对于顽固性、同步放化疗、体质较差及耐受性较差的患者,一旦出现了放射性食管炎可能需要暂停放疗,并且接受以上输液处理治疗。一般放射性食管炎不会引起食管瘘,对于食管局部病变较大,并有前胸后背部疼痛明显、进食饮水呛咳、发热和食管造影显示毛刺/龛影等症状或和体征的患者应该高度警惕食管瘘的可能。
本期编辑李曙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