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印象中,现代食品因为各种乱七八糟的添加剂,被冠上有害的名头。尽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却开始寻求“绿色、健康、无公害”的蔬菜。
于是,开始打上了“野菜”的主意,备受大家的欢迎。
说到这,我必须提醒大家注意:
你们吃的野菜,很可能不健康,甚至会*害自己的身体!
1
唯一致癌的蔬菜—蕨菜
说到蕨菜,很多人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凉拌蕨根粉”,滑溜溜、凉丝丝的的蕨根粉再配上酸辣爽口的佐料,在夏天成为不少家庭、餐馆饭桌上的佳肴。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它的口感又脆又嫩,清香滑润,是最受欢迎的传统春季野菜之一。蕨类植物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几种植物之一,许多地方把它的嫩芽当作蔬菜,也可以从根中提取淀粉。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发现蕨菜竟然能让动物中*。
在年代之后,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发现——蕨菜能够增加胃癌和食道癌等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癌症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它评级为2B类致癌物(对人类可能致癌)。
蕨菜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种具有致癌能力的食用植物。
它的致癌性打破了许多人的幻想
“纯天然的食物更安全更有营养”
致癌物质——原蕨苷
研究表示,蕨菜致癌的罪魁祸首,是一种被称作“原蕨苷”的物质。
“原蕨苷”会跟“氨基酸”反应,能破坏遗传物质DNA,导致大量的正常细胞发生异变,最终导致癌细胞生成。用原蕨苷做动物实验,最后证实它具有明确的致癌能力。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它在蕨菜——蕨的幼芽中含量更高。
而且,原蕨苷在常温下很容易挥发,提纯的原蕨苷一般在室温下便会分解。科学家研究原蕨苷对于实验鼠的致癌效应时,用的是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保存的原蕨苷。因此,原蕨苷一旦处于滚烫的沸水之中,致癌效果会大幅度下降。若加上盐渍或烘焙等手法的话可能更进一步削弱致癌效果。
蕨菜类如何吃才健康?
①抛开剂量说*性就是耍流氓!
虽然说“蕨菜致癌”有明确的科学证据,但“致癌”的意思是“增加致癌风险”,而不是“吃了就会得癌症”。虽然,“增加致癌风险”这个结论非常明确,但是风险大小跟摄入的量有关,况且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癌症本身发病率就不高,日本年代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吃蕨菜让男性的食道癌风险增加了2.1倍,女性则是3.7倍。但是如果偶尔吃一次,那致癌的几率几乎为0。如果实在是喜欢它的味道,偶尔吃几次尝尝鲜,所带来的风险也小到可以忽略。所以,吃蕨根粉≠致癌。
②蕨根里面的致癌物质是水溶性的。
如果多次水洗,可能会把它大部分洗掉。这个动物实验中用的是蕨根磨碎沉淀的粗提物,并没有经过反复水洗,而人类制作蕨根粉条的时候,却会反复清洗,再加入大量水来制作粉条,客观上也降低了可能致癌物的数量。
综上所述:
夏天了,偶尔吃几次,没有关系,经过水洗的蕨根粉致癌风险已经降低,但是,劝那些天天吃,月月吃的朋友们,尽量戒掉吧~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