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内容包括肿瘤诊疗区
TUhjnbcbe - 2021/6/24 2:26:00

公号热搜内容阅读至文末查看

近日(4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以“中国共产*为人民谋健康的年”为主线,重点介绍了我国肿瘤诊疗、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互联网医疗以及罕见病防治发展成就的有关情况。

以肿瘤规范化诊疗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医管局局长焦雅辉介绍,目前,医院和床位数量、肿瘤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均不断增加,医院、医院肿瘤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为主体的癌症诊疗和康复体系初步形成,肿瘤诊疗模式更加优化,多学科诊疗的模式正在积极试点,肿瘤诊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经从十年前的30.9%提升到目前的40.5%,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某些恶性肿瘤比如食管癌,五年生存率已经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规划先行,务实为重。下一步,国家将狠抓工作任务的落实,以肿瘤规范化诊疗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提高我们国家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从肿瘤的诊疗管理来说,质量控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近期在肿瘤*策上也在不断规划更新,国家卫生健康委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控制和控制工作的通知》,年2月又印发了《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国家癌症中心也早在年就在卫生健康委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体系管理。从全国的28个省,从国家到省再到地级市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已经形成,进一步推行质量控制的一系列*策。

二是提升专业水平。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成立以单病种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比如乳腺癌的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肺癌的诊治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在专业上规范医疗行为,对各个医疗机构进行培训和指导,进一步加强规范化。

三是促进诊疗的同质化。以多家医疗机构为试点,对这些机构从指南到诊疗过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化要求,进而推广至全国。

针对目前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超适应证和超指南用药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表示,癌症患者个体差异明显,治疗复杂。医学是一门探索的科学,基于目前有限的医学证据所制定的诊疗共识、指南甚至标准,不太能跟上医学的发展。基于较为充分的临床证据给予患者一些超适应证或超指南的治疗,是为了探索诊疗效果,并不是过度治疗。事实上,有很多药物虽然超出适应证用药,但确实有效。但赫捷也强调,临床药理机构和伦理委员会应当严格监督。

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医学中心要解决“卡脖子”问题

焦雅辉表示,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工作是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分级诊疗目标的重要措施。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如何定位?在医疗方面,国家医学中心应更多瞄准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医疗领域、前沿问题,作为一个平台要集聚各方面资源,包括基础研究、转化应用等,特别是要解决临门一脚、卡脖子的问题。教育上,要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学科领*人物和骨干人才。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做到国家有高峰、区域有高原、省域有高地,落实大病、重病在省里解决,一般病在市县解决,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解决的要求。这不仅是简单的对口帮扶,也是管理、人才、技术、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实质性输出。”焦雅辉说。

年开始,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卫医发〔〕3号),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启动了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项目,在京、沪等医疗资源富集地区,医院医院,在患者流出多、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河南、云南、新疆等8个省份,针对肿瘤、神经疾病、心血管病、儿科、呼吸、创伤等6个重大疾病类别,通过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等方式,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当地的医疗服务保障水平。目前第一批试点建设项目已经开始运营,填补了当地的若干技术空白,有效带动、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相关省份患者跨省就医人数出现明显下降,正逐步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下一步,在试点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把成功经验和模式向更多的范围和领域推广,最终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的目标。

近日,国家卫健委也发布《关于印发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及国家骨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为进一步推动骨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骨科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助力实现区域分开。

截至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陆续设置了心血管、癌症、老年、儿科、创伤、呼吸、公共卫生、口腔、神经、传染病等10个专业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科专业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医院

国家癌症中心

中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医院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院

国家创伤医学中心

医院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医院、广州医院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医院、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

医院、医院、首都医科医院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

医院、首都医科医院

▲点击查看:医院打造更智慧的护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由野蛮生长到理性发展——医院遍地开花

在国家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全国已经设置审批了1余家医院,医院开展预约诊疗的比例超过50%,医院建立了预约诊疗制度,其中能够做到分时段精准预约诊疗的超过80%,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但也有人表示线上的医疗服务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的相关问题。

对此,焦雅辉说:“对于医院的发展,我们一直秉持着包容审慎的态度。”互联网诊疗和医院的快速发展,给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在*策层面加以引导和规范,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制定互联网诊疗服务和监管两个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确保互联网诊疗和医院高速发展的同时提供更高质量、更加规范的服务。同时,目前正在推行医疗机构和医师、护士的电子证照,便于以后能够更加便捷地查询到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另外,不允许办虚拟医院,医院一定要以实体医疗机构为依托,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经历了由野蛮生长到理性发展的阶段,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医疗服务的流程,从年到年,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整地医院的*策体系框架,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医疗、服务、管理三个维度打造医院的建设。

各省都在积极推动医院的发展,例如,近日上海市卫健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43号)、市*府办公厅《年上海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沪府办〔〕12号)等精神制定了年卫生健康领域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

值得注意的是,《要点》全文共出现四次“医院”,要求促进在线医疗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可以预见,在简*放权的要求下,上海的医院将迎来一波大爆发。

小窗口见大仁爱——罕见病防治工作

自年国家卫健委成立了罕见病专家委员会以来,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纳入了种罕见病,并对目录内的所有病种逐一制定诊疗指南,建立起覆盖全国家医院的罕见病诊疗协作网,进行相对的集中诊疗和双向转诊,积极组织广泛的医务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罕见病的诊疗水平,建立起罕见病病例登记制度,目前已经登记46.8万例的罕见病病例。

罕见病防治工作不仅为罕见病患者特殊群体提供了有效帮助,也为营造更加包容、接纳、关爱罕见病人群和罕见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罕见病防治与保障事业发展报告》,详细阐述了我国罕见病工作进展成效,为全社会更全面地了解罕见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最佳实践。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按照“预防为主、分类施策、稳步推进”的原则,持续开展罕见病防治工作,维护罕见病患者的健康。

来源:国家卫健委宣传司,筑医台资讯整理

年6月19日-21日,医院建医院建设、装备及管理展览会将再次启航。

医院建设领域年度盛会,本医院高质量发展趋势,全面解读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设置了战略发展版块、体制创新板块、技术创新板块等,涵盖“十四五”医疗服医院建设院士论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展专题论坛,医院医院发展论坛等,医院建设知识体系,引领“十四五”医院建设风向。

诚邀全国各相关机构同仁共襄本届年度盛会,共同医院高质量建设发展擘画美好未来!

END

热搜内容

深度报道

手术室

国内案例

国外案例

胡国庆课堂

医建风向标

医家之言

大咖分享

青年医建圈

物流系统

医疗养老

企业风采

大湾区医建

医院

医院

抗疫手册

洗涤系统

医院后勤

医学影像

病房空间

戳”阅读原文“,查找更多您需要的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内容包括肿瘤诊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