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消化道疾病大国,全球癌症数据(GlobalCancerStatistics)显示,中国胃癌新发病例约为48万,死亡人数约为37万,无论是新发病例数还是死亡人数,均中国第三大癌症[1]。严重困扰着国民健康。细究背后的原因,主要在于绝大多数患者没有得到早诊早治,导致胃癌一经发现就已进入中晚期;如果能够进行早期筛查与早期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有效实现胃癌的早期筛查发现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在临床开展中面临着诸多难题。在「年第八届论健暨第十届全国体检中心主任高峰论坛全*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特设的高新科技示范线上论坛上。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曾强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破局所需的系统解决方案,更有医院欧阳平教授、浙江大医院孙婷教授、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教授分享切身体会和成功经验。中华健康管理医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陈刚及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红卫教授主持此次会议。
健康管理中心的消化道检查
需求及系统解决方案
同属东亚国家,我国胃癌发病率略低于日本和韩国,但5年生存率27.4%却远低于日本64.6%和韩国71.5%,我国早癌检出率过低是主要原因[2,3]。胃癌的晚期治愈难,早期无症状,很难通过临床科室进行控制,因此加强早癌筛查,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筛查和管控刻不容缓。
血清胃功能检测是健康管理中心常用的筛选胃癌高危人群的方法,但无法准确判断病情。内镜则是临床确诊胃癌的金标准,数据显示,通过胃镜筛查可降低胃癌死亡率57%[4]。虽然目前健康管理中心越来越多的开展胃肠镜检查,但是由于设备投入大,人员培训难度高,具有一定风险包括有创的检查风险和无创的麻醉风险等,传统胃镜很难成为大规模筛查的工具。同时我国人口众多,虽然医疗机构总数并不低于发达国家,但随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率的不断提升,医师资源匮乏问题逐渐显现,健康专业人员也严重匮乏。
因此,曾强教授指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早癌筛查一方面需要考虑大众接受度,减少检测风险,尽量规避有创检查,提高依从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考虑医疗资源和发展问题,选择可靠适宜的新技术。
在这样的困局下,胶囊胃镜脱颖而出。以安翰为代表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年5月该技术通过了美国FDADeNovo创新医疗器械注册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明,可达到诊断级别标准。磁控胶囊胃镜无需麻醉,在保证诊断准确率的基础上,消除了传统胃镜的疼痛感,降低了风险,舒适度较高,更易于被大众接受。
磁控胶囊胃镜助力胃癌早筛,实现人才、临床、学术三大方向三重突破
曾强教授从人才培养、临床价值和学术信赖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磁控胶囊胃镜这一系统解决方案。
曾强教授: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三方面优势
人才培养方面,年成立的内镜医师培训学院开始磁控胶囊胃镜的系统培训,并由中国医师协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官方颁发「内镜技术培训证书」,使检测质量得到保证。《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也肯定了磁控胶囊胃镜可以用于健康管理(体检)人群的胃部筛查和胃癌初筛,还能对心血管抗凝剂的用药给予指导。同时配合智能辅助阅片系统,可以实现远程阅片、分级诊疗,不同地区能够做到同质化、精确化,有效配置医疗资源。
临床价值方面,磁控胶囊胃镜的10万例数据分析显示,胃部疾病大多集中在胃窦部分,占15%以上,食管、十二指肠也有较高的发病率。糜烂疾病在0-30岁发病率快速上升,主要与烟酒饮食相关,40岁后糜烂类疾病维持稳定状态,但萎缩类疾病呈现相反状况,息肉类疾病则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率不断升高。生活方式的管理和疾病密不可分,中国人饮酒多,刺激性辛辣地区癌症发病率很高,借助磁控胶囊胃镜早期筛查,通过饮食方式和食物平衡的管理,可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学术信赖方面,曾强教授提到,近年来,关于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的许多标志性循证研究成果在《临床胃肠病学与肝病学(CGH)》、《消化道(GUT)》、《消化内镜(GIE)》、《消化肝病学杂志(DLD)》等消化领域国际权威期刊刊登,同时还开展了全国多中心研究,为磁控胶囊胃镜的进一步使用提供了指导型意见。通过这种无创检测,也可以积累大量临床数据,探索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发展之路。
最后曾强教授强调,一个健康管理中心想往前发展,消化道系统检查一定是立体化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作为胃癌早期筛查利器,相信随着其普及应用,我国的胃癌早诊率能够提升,死亡率出现拐点,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分享研讨
欧阳平教授、孙婷教授和*教授分别分享了磁控胶囊胃镜在临床应用的案例,以及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
No.1
上消化道肿瘤早期无任何症状
早期筛查和定期筛查尤为关键
欧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年开始引入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筛查的无症状体检人群中,胃部和小肠的阳性率检出分别达到13.3%和17%,无症状人群上消化道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欧阳平教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磁控胶囊胃镜应用分享
截至目前受检的例无症状人群中发现3例癌症均为进展期,上消化道肿瘤多处沉默状态,早期无任何症状,因此进行早期筛查和定期筛查尤为关键。此外,广东尤其是潮汕地区是食道癌的高发地区,通过正确的吞服方式,磁控胶囊胃镜也能在食道疾病的检出中发挥强大作用。如曾某,男性,49岁,湖北人,长期吃腊肉、香肠等腌制食品,最近半年出现胃和食道不适,害怕电子胃镜检查,家人多次相劝后行磁控胶囊胃镜,发现食道有明显肿物,经活检确诊为食道癌。
No.2
40岁以上人群高发胃部息肉,磁控胶囊胃镜是传统电子胃镜的有益补充
孙婷教授所在的浙江大医院体检中心对例检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检测出3例胃癌。
孙婷教授:浙江大医院磁控胶囊胃镜结果与年龄关系
大部分人群患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0岁以上人群胃部糜烂情况急剧,慢性萎缩性胃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胃部息肉均出现在40岁以上人群,3例胃癌也均为40岁以上。因此建议40岁以上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