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今日微言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策略内镜
TUhjnbcbe - 2020/12/15 1:03:00

根据日本食管学会的指南,内镜切除的指征是局限于上皮或固有层T1a癌。由于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内镜切除术是治疗这些病变的有效方法。

EP-LPM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策略

根据食管癌治疗指南,没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小于3/4周长的EP或LPM鳞状细胞癌是内镜切除术(ER)的绝对指征,超过3/4周长的EP或LPM的鳞状细胞癌会伴随狭窄。食管鳞状细胞癌有无临床转移,可通过内镜下切除病理评估来确定浸润深度,存在或不存在残余肿瘤,淋巴血管侵犯。

MM-SM1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策略

内镜下切除侵犯上皮(EP)和黏膜固有层(LPM)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如果肿瘤浸润深度为黏膜肌层(MM)或黏膜下层浅层(小于μm),则需根据病理改变进行额外治疗。

食管切除术和CRT是有淋巴结转移风险的ESCC的标准治疗方法。食管切除术加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高度侵入手术治疗与死亡率有关。然而,术前难以准确诊断淋巴结转移。

通过内镜手术治疗T1a-EP/LPM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零。对于T1a-MM和T1b-SM1ESCC,有LNM转移的的风险,是ER相对适应症,尽管有可能通过ER切除,但仍有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根据外科手术标本报告的有或无淋巴血管侵犯的T1a-MM鳞状细胞癌的LNM发生率分别为33-42%和6-10%,对于T1b-SM1鳞状细胞癌的LNM转移率分别为18-%和15-17%。

内镜下切除并发症以及处理

预防出血

出血导致视野不清,导致意外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黏膜下层深层有许多血管(1mm),可以使用Hook刀喷射电凝模式止血(效果2,60W)。但是,如果血管的≥1mm,应进行预切电凝预防出血。用止血钳抓住大血管,用软凝法(效果W),然后用Hook刀将血管切开(效果2,60W),不发生任何出血。

穿孔及预防

穿孔、空气栓塞和吸入性肺炎是EMR/ESD的主要并发症。穿孔可能导致纵隔气肿,使纵膈腔压力增加,使食管腔破裂,导致视野不佳。严重的纵隔气肿可并发气胸,引起休克;因此,在实施ESD时,应进行心电图、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监测(使用自动血压计)以及通过触诊对皮下气肿进行周期性观察。CO2有助于预防这类严重的纵隔气肿。

由于食管没有浆膜,在无穿孔的情况下可出现纵隔气肿。在剥离的过程中可能损伤肌层,经常引起纵隔气肿。因此,重要的是剥离粘膜下层,确保一定的距离以免损伤肌层。插管全身麻醉时,纵隔压力高于食管内压,可预防纵隔气肿和/或皮下气肿。因此,预计≥2h才能完全切除的大病变,插管全身麻醉是最好的。

狭窄及预防

狭窄是ESD后的主要并发症。多变量分析显示,超过3/4周黏膜缺损是狭窄的可靠预测因素。ESD后狭窄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多次内镜球囊扩张(EBD)治疗。预防性EBD已成为预防狭窄的治疗方法,然而,即使在6次预防性EBD治疗之后,狭窄仍然是常见的并发症。

预防食管ESD术后狭窄的一种新方法已经发表。离体培养16天,制备上皮细胞片,这些细胞片被内镜直接移植到刚刚经历了ESD治疗的患者的溃疡表面。完全上皮再生需要的在中位时间3.5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微言早期食管癌的治疗策略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