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当生命走到尽头该如何选择可喜可贺的临终
TUhjnbcbe - 2025/8/14 13:15:00

我老家湖南一个小县城的,在我们这个小地方,今年才开始实行火葬,之前一直都是土葬,讲究的是“人一定要死在家里,如果是死在外面,办理后事的时候不能从大门进家里,只能是从后门进去,没有后门的,则只能是想办法从窗户那里开个门进去。”正因为这个习俗,一些生命快走到尽头的人,被医生判了“没多少时间了”的,医院的救护车,带着氧气罐和病人快马加鞭地往家赶,想尽一切办法要让病人的最后一口气在家里咽下,而不医院。

“从家里走”这是我们当地每个人对生命尽头最后的执念。

“走之前,从家里的大门进去,尽量不要从后门或者窗户进去!”这是我们当地每个人在生命尽头的时候,最大的心愿。

正是因为这,年端午节的中午,医生告知我们:“你妈妈快不行了,赶紧回家”的时候,我们慌了神,赶紧带着妈妈回了家,让妈妈在闭上眼之前,回到了家里。这样,妈妈是从家里的大门进去的。

正因为这,上个月月初,二姐夫的妈妈,脑出血,医生说没多少时间的时候,家人们赶紧带着二姐夫的妈妈匆匆忙忙回了老家,落叶归根,选择让老人走在家里。

同样的,正因为这,上个月(7月16日)的下午,在大舅妈的张罗下,家人们赶紧医院回了家,7月17日中午11:58分,大舅在家中离去。

正因为这种习俗的存在,所以当我看到日本作家小笠原文雄创作的这本《可喜可贺的临终》一书的时候,立马产生了一种共鸣,特别能理解书中46个病患,当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快走到尽头的时候,他们放弃过度的治疗,医院,躺在病床上悲观的进入生命的倒计时,而是选择在家积极乐观面对临终、安宁善终!

当家人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的时候,你是选择隐瞒还是如实告知真实情况?

年,我的妈妈因爆发性急性黄疸肝炎住院,住院期间,做了三次人工肝手术。原本各项数据有很大的好转了。没想到,却在第三次人工肝手术之后,出现了术后真菌感染。

肠道感染——肺部感染——诱发心梗、脑梗。

医生第一次下了“病危通知书”,告知我们:“情况很不好,感染一直得不到有效治疗”。

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边让医生无论如何都得救我妈妈,不管花多少钱我们都愿意,一边集体选择了对妈妈本人隐瞒病情,还笑着告知她:“没事的,医生说,有很大好转了,过些天就能回家了。”

妈妈从住院开始,就惦记着端午节要回去过节的。所以,我们内心无论多难受,在面对妈妈的时候,都会笑着告诉她,端午节我们肯定能回去过节的。

只是,令我们所有人都无法想到的是:妈妈端午节确实回家了,只是她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一天!这一天,成为了妈妈的忌日。我,从此以后,也失去了妈妈!

妈妈去世之后,我一直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当时我如实告知妈妈,让她自己知道她的生命进入到倒计时的时候,妈妈会怎样选择呢?是医院继续治疗还是选择回家,在家吃吃喝喝,和亲人、邻居们聊聊天度过最后的时光呢?”

妈妈去世之后,我写过多篇文章,详细说了医院的情况。

妈妈最后的日子,过得很不好。每天还在睡梦中,护士就过来抽血了。一天到晚,都在输液,输白蛋白、血浆、各种检查之中度过。就连闭上眼睛了,手背上还扎着针,正在输液中。

妈妈直到走,都不知道自己真实的病情,不知道自己即将要离开我们了。所以,她没有任何一句遗言留给我们。等她最终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无法说法,全身冒汗了!

这,成为了我的心病!

当70岁以上的父母,得了癌症的时候,并且还是中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

年5月,大舅确诊肺腺癌,一确诊就已经到中晚期了。

当时,家人百般纠结,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呢?

靶向治疗找不到靶点,手术治疗已经不能做了,只能是化疗+放疗或者是中医治疗。治疗,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并且还可能会人财两空。但是,不治疗,谁都不忍心眼睁睁就这么看着。

于是,大舅妈以及他们的儿女们想尽一切办法给大舅治病。1年的时间,经历了6次化疗,癌细胞长得太快了,化疗效果不好。最终只能是放弃化疗,选择吃中药,打止痛针。

今年6月,大舅情况特别不好,好几次差点就走了。但是,他求生欲很强,和死神做斗争。赢得了胜利,为自己赢得了1个多月的时间。

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瘦骨嶙嶙的离开了。走的时候,受尽了疾病的痛苦,瘦的身上都没肉了,全是骨头,原本、斤的大舅,走的时候,瘦的仅80斤左右。

人必定有一死,不如笑着离去,彻悟到死亡的喜悦,临终就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小笠原文雄,,年生于日本岐阜县,医学博士。

他开设了一个“小笠原诊所”,从年创立到至今,他和他的诊所,已经服务过0个患者,为其提供居家安宁疗护,其中独居人士超过人,居家离世率高达95%。

62岁的一级建筑师,远藤崇史,患大肠癌和食道癌晚期,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肝部。

他问了医生一个问题:“如果化疗,能治好吗?”,医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远藤不放弃,不断地追问,医生只好明确地回答:“治不好了,即便化疗,也只能延长最多2个月的生命。”

得知这个结果,远藤果断地放弃治疗,选择回家疗养,接受小笠原内科诊所所提供安宁疗护,同时继续工作。

在最后的日子里,他把工作完成了,他专门跟妻子去了一次寺庙参拜,他有空便陪孙子玩耍,同时,他的儿女们回家的频率也变多了。这让远藤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天伦之乐和家庭幸福。

而他的生存期,比医院当初说的最长3个月,还多活了2个月。

他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

可喜可贺的临终港台原版小笠原文雄方智居家疗护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旗舰店¥69购买

在《可喜可贺的临终》一书中,小笠原文熊通过46个重病的人选择放弃治疗,在家临终的故事,诠释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让重病的人住在自己家中,睡在最舒适的床上,鲜少痛苦,与亲友相聚,尽情地道谢、道歉、道爱和道别之后有尊严地离去。而不是生活在ICU病房,衣服脱光,只盖着一床床单,床单下面则是全身被插满管子,时不时来个电击、压胸,紧急抢救,最终无力回天,孤零零地躺在冷冰冰的病房,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的离去。

这不是对生命的放弃,是对自己的尊重,被病痛制约太久的身体,想在最后为自己再“活”一次,即便生死有命,但依旧想相信自己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哪怕只是一种。

如果离世的人能走得充满希望、心满意足、毫无牵挂,即便离别是伤感的,家人却依旧可以笑着相送。

这,便是可喜可贺的临终!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生命走到尽头该如何选择可喜可贺的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