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为什么我国肿瘤患者越来越多餐桌上的3种致
TUhjnbcbe - 2025/3/15 18:35:00

每到假期,人们都想着外出旅游。但也有一批人他们外出的目的地不是景点,不是旅游,而医院医院,排着长队,为的就是治疗癌症,找到一线生机。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新增多万癌症患者,占了全球的23%左右,位于世界榜首。而每分钟大约就有7.5人左右被查出患癌。或许你也是其中一个。很多人想着如何治疗癌症,如何延长生存期。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癌症患者越来越多,肿瘤科人满为患?

01为什么我国的肿瘤患者越来越多?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结果表明,癌症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癌症确诊的年龄不断提前,癌症患者里年轻人和中年人,也就是15-39岁左右的患者比例不断增加。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出现在了我国,在世界各个地方也都出现了癌症年轻化的趋势。

而老龄化就更不用说了,癌症本身是一种老年人身上高发的疾病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的发病率也会不断的上升,从40岁开始不断上涨,直到80岁达到顶峰。为此也有“活得越久,更容易患癌”的说法。

受到这种双向趋势的影响,我国的肿瘤患者越来越多,并且癌症人群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02如何才能降低癌症风险?有1/3和日常习惯有关

有的时候,人们觉得癌症太可怕了,一旦患癌,就没什么活路了。但有研究发现,有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预防的,和人们日常的一些行为有关;有1/3的癌症,早发现有望实现治愈;还有1/3的癌症能够因为合理的治疗而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如果不想被癌症盯上,保护健康,或许可以先从预防癌症入手。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家里的餐桌上很可能就有3种“强致癌物”,最好少吃。

03预防癌症,先从餐桌上的3种致癌物着手

藏身地:发霉变质的玉米、发苦的坚果、变质的大米、发霉腐烂的水果、腐烂的生姜等。

危害:

这种毒素是一级致癌物,毒性是砒霜的68倍。在摄入后会直接对肝脏细胞造成损伤,增加致癌风险。而且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致癌物,它不仅存在慢性致癌的风险,还可能引发急性病变,例如诱发肝实质细胞坏死、肝出血等,一次性摄入过多很可能造成急性死亡。

有些人觉得,偶尔吃这样的食物没什么大事儿,或者想着把它煮熟后就没事儿了。但研究表明,一般的烹饪加工并不能破坏它,就算是用℃的高温加热20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彻底将其去除。

藏身地:加工肉类中作为防腐剂的成分,不新鲜的蔬菜转化产生,食物中添加的食盐转化出亚硝酸盐。腌制肉类、咸菜、泡菜等。

危害:

高剂量的亚硝酸盐或者长期食用亚硝酸盐很可能导致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在人体内降解反应后,可能产生强致癌性的亚硝胺,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食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食物也可能导致急性中毒,可能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对婴幼儿来说,亚硝酸盐还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等问题。

主要来源分为2个方面: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烟气等对水源、大气污染后,导致蔬菜、水果、水产品等被污染。第二点是食物本身在高温作用下,其中的脂肪、胆固醇等产生热裂解反应,产生苯并芘,比如烧烤、炸鸡、油炸食品等。

危害:

苯并芘能够通过多个途径产生致癌的风险,增加人体肺癌、胃癌、消化道癌症甚至膀胱癌的风险。

而且和其他的强致癌物相比,本并不有较强的致畸性和致突变性。可能通过母体对胎儿产生影响。最值得一提的是,苯并芘可能在接触后存在较长的潜伏期,达到20-25年左右,对后代也可能造成影响。

处于这样的考虑,人们餐桌上的烧烤、油炸食品等可能藏有苯并芘的食物都应该尽量少吃了,免得让更多的苯并芘在人体内潜伏,伺机而动。

为医院跑,癌症的预防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日常饮食中尽量避开这3种“强致癌物”,以免伤身。现代人因为饮食不当,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癌症发病率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但人们可以稍微放宽心的是,虽然癌症年轻化的趋势比较明显,但年轻人患癌后,生存期普遍也比较长。主要还是和2个因素有关——早诊断,疗效好以及耐受性好,抗药能力强。

在患癌后,能够尽早接受有效的治疗,疗效更好,生存期也会因此比较长。再加上年轻人身体素质比较好,能够接受相对积极的治疗方案,抗药性比较强,更容易战胜癌症,恢复健康。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我国肿瘤患者越来越多餐桌上的3种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