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53以上,死亡率占百分之55。”医院的林深教授引用数据展示了中国食管癌诊治的严峻形势。
世界上一半的食道癌发生在中国。究竟是为什么?看症状预防食道癌靠谱吗?预防食道癌,多久做一次胃镜合适?记得当时在接受搜狐健康采访的林深教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生活习惯和遗传背景导致我国食管癌高发。
林深教授指出,中国食管癌患者中,食管鳞状细胞癌占百分之90以上,但欧美国家多为腺癌。它们的生物行为是不同的。
具体来说,一方面,我国食管癌高发受生活习惯影响,如高盐饮食、吃腌制食物、发霉食物、喝热茶等。尤其是那些由吸烟和饮酒引起的疾病。几乎所有食道癌患者都有抽烟喝酒的习惯。这导致男性食道癌发病率远高于女性。
另一方面是遗传背景的影响。“食管癌有易感基因,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山东、华南都是高发区。因此,其发病可能与遗传背景有关。”林深教授说。
此外,还发现食管癌与某些口腔菌群有关。所有这些原因表明,中国食管癌的病因是独特的。
早期无症状,预防依赖于胃食管内窥镜检查。
所有癌症都提倡“早发现,早治疗”,但食道癌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林深教授说,来看病的患者比较常见的表现是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和异物感。事实上,一些患者在出现吞咽困难之前就已经处于晚期。如果想要早期诊断和治疗,需要定期进行食管镜或胃镜检查。
有食管癌家族史、癌症家族史和吸烟、饮酒、喝热茶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可将内镜检查提上日程。如果发现不典型增生或鳞状增生,就要小心了。如果增生明显,您可能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内窥镜检查。
如果是健康人群,且既往胃食管内镜检查结果正常,无器质性改变,可每两到三年检查一次。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通知复查时间。但也要避免过度恐惧。没必要两三个月检查一次胃镜。”林深教授提醒道。
先进治疗多年无突破,急需新方案。
由于早期难以预防,所以对于食道癌患者来说,治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我国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治疗手段非常有限。
林深教授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只有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作为一线化疗药物,中位总生存期不到一年,因此巨大的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
近一年来,免疫疗法在晚期食管癌,尤其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方面取得突破的消息不断。其中PD-1抵制剂Nivolumab+化疗已被批准为国内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为医生带来了更多的治疗手段。
如何评价免疫治疗对食管癌治疗模式的影响?林深教授给出了三个关键词:突破、希望和提升。
“突破”是指免疫疗法的出现,突破了近50年来食管癌的治疗难点和瓶颈;”“希望”是指给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给医生带来更多的治疗方法。”推广”是指免疫疗法促进了我们对食管癌的认识,唤起了更多研究者对食管癌的兴趣,促使我们在未来进一步探索食管癌背后的奥秘,为更多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林深教授总结道。
现阶段国内外经销上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的企业越来越多。以Nivolumab为例,除了食管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外,还涵盖了我国食管癌辅助治疗、胃癌一线治疗等多项适应症。
“这说明跨国公司也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