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来了,团聚时不免小酌几杯。小酌怡情,但饮酒过量伤身又容易发生危险,加上许多关于酒的错误观念,都让风险大大提升,看完本篇可别再多喝或劝酒了。
知识1:混酒本身不会让你更容易醉
常听到「喝啤酒比烈酒不容易醉」、「喝调酒则会醉很快」等说法,而外国俗谚也说:「葡萄酒或啤酒,绝对不要一起喝,事实上,混酒并不会更容易醉,喝醉与否最大原因是酒精摄取量的多寡。
至于为什么会有混酒容易醉的迷思,是因为多数的人喝酒时不知道喝了多少酒精,如果是调酒,由于每家店或酒保的配方都不同,而且会加入果汁、汽水增加风味,喝起来不像酒,所以会不知不觉愈喝愈多,「酒精的代谢都是一样的,跟你喝什么酒没有关系,」消化内科的医师曾如是说。
知识2:微醺酒驾受伤会比一般肇事更严重
政府推行酒驾零容忍政策多年,综其原因,是因为酒后驾车时,人对周遭的追踪力与注意力均减弱,反应力也变慢,容易做出错误的举动,遇到突发情况更是雪上加霜,微醺让人不认为自己有喝醉,但『微醺酒驾』是最危险的,因为酒精会使情绪亢奋、自信心增强,却会使反应力变慢,会高估自己判断能力,许多悲剧往往就在那反应变慢的0.1秒时发生。
而酒驾所造成的外伤比一般交通事故更严重。简立建指出,岁末年终急诊室因酒驾肇事受伤的伤员也会增加,且因为微醺下身体缺乏自我保护机制,例如肌肉需要绷紧抵抗冲撞,加上酒驾一般速度都过快,因此多半外伤情形也较严重。(推荐阅读:才喝几杯没关系?》错!3罐啤酒下肚肇事率就加倍)
知识3:睡一觉起来就可以开车?不一定!
许多人酒醉回家,睡一觉起来发现头不晕、精神好多了就开车上路,非常危险。其实,体内的酒精,不一定已经完全代谢完毕,也容易因此触犯酒驾的法律责任,通常情况下,酒精需要12~24小时才能代谢掉,饮酒后隔天一大早开车,会有『隔夜醉』的情形,那是由于身体累积了过多的乙醛,导致第2天宿醉。
知识4:酒喝多少对身体有害?其实并没有安全值!
早期有许多研究指出,适度喝红酒对心血管有益处,但近年已经推翻这样的说法,WHO更是了当指出:「没有安全剂量」。
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喝酒习惯的人就尽量不要喝酒,有饮酒习惯或需要喝酒时,成年男性每日建议酒精摄取量不超过2个酒精单位(20公克),女性则是不超过1个酒精单位(10公克)。
关于「酒精不耐症」,这是一种先天的基因缺陷,导致人体内缺乏乙醛去氢酶,无法正常代谢酒精转化成的乙醛。乙醛是WHO认定的一级致癌物,会大幅提高罹癌风险,特别是口腔癌、食道癌、乳癌、胃癌等。
学会计算酒精量才是真正避免饮酒过量的不二法门:喝下酒品的cc数或ml数×(酒精度数/)×0.8=酒精摄取量(酒精重量)
例如,1罐cc、酒精浓度3.5%的啤酒,那么就是×0.×0.8=9.8,也就是喝下1罐cc的啤酒,等于喝下9.8克酒精。
知识5:酒前喝一支善行天下
长期饮酒会造成胰脏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间接导致糖尿病、营养不良和各种癌症。以不要喝「醉」为底线,「『醉』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机制,凭恃这些保健品就肆无忌惮地喝,如同把保护机制关掉,身体一定会出问题。」
某些保养品,对于日常避免肝细胞受到伤害是有效的,对于解酒没什么帮助,想快点苏醒,就多喝水,加速解尿是比较可行的方式。酒精代谢需要更多B群,因此补充B群能让肝脏保持正常的功能,并减轻隔天的宿醉症状,但无法阻挡酒精伤肝。
酒精会刺激肠胃黏膜,所以许多人喝完酒会肠胃不适,想要避免酒醉不适,切记不要空腹喝酒,饮酒前建议吃点蔬果、淀粉和肉类,有助于缓解酒精对人体的影响。酒前先喝一支善行天下,保护胃壁,减少酒精进入血液到肝脏。同时还会呵护你的“肝”,减轻身体负担。
Tips:饮酒过量,有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