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负担占全球近一半。由于起病隐匿,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大多已处于疾病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即使接受手术,术后仍面临复发的困境,传统的治疗手段疗效不如人意。我国食管癌病理类型与西方国家存在显著差异,食管癌领域专家学者立足中国临床实践,探索中国患者数据,攻克“中国特色”肿瘤的步伐从未停止。
食管癌的外科手术和放化疗治疗已在我国广泛开展。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食管癌患者带来了显著生存获益,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1。本报特别专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明教授,剖析诊疗现状,梳理决策思路,展望发展未来。本文整理访谈精要,以飨读者。
陈明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放疗委员会候任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人工智能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放射防护委员会副主委
陈明教授访谈视频
鼓舞人心——积极筛查助力疗效提升
Q1:我国是食管癌大国,请您谈谈我国食管癌流行病学现状如何?目前的诊疗现状如何?
陈明教授:食管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恶性肿瘤,据中国癌症谱数据显示,我国食管癌发病率约19/10万,居恶性肿瘤第6位,但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由此可见,在高发恶性肿瘤中,食管癌的疗效欠佳。
我国食管癌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高发区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陕西三省交界的太行山地区,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地区,四川北部地区以及广东东部地区。其中,遗传易感性因素、共同的居住习惯及生活方式均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霉变、腌制的食物摄入明显减少,饮食习惯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我国不断提高肿瘤防治水平,切实推进肿瘤早筛早诊早治工作下沉到基层,以浙江省为例,包括食管癌在内的消化道肿瘤筛查项目已广泛覆盖永康市、仙居县等地群众,不仅提高了肿瘤早诊率,也使肿瘤科学防治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且受益于早筛早诊的普及,以及新药物、新手段进入临床实践,我国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也逐年提高。
立足国情——中国经验引领中国方案
Q2:食管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请您谈谈中西方食管癌患者在病理类型和生物学行为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陈明教授:病理类型方面,我国85%~90%的食管癌为食管鳞癌,而美国约2/3的食管癌以食管腺癌为主;发病部位方面,我国的食管癌大多发生于食管中段,而美国的食管癌则多发生于食管下段;疗效方面,我国食管癌5年生存率与美国相似,但由于患者基数大,我国临床医生在食管癌外科手术及放化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基于中国数据的外科治疗及放化疗策略也在不断优化和发展。
规范先行——放化并进提升生存获益
Q3:部分食管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需要依赖放化疗为主的系统治疗。我国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规范性如何?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如何?目前临床上是否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
陈明教授: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但部分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阶段,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因此放疗和化疗至关重要。对于未出现远处转移,但伴有局部病灶进展和淋巴结转移的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而言,同步放化疗已成为目前众多指南与共识一直推荐的标准治疗方案。
目前,随着对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入,食管癌的放化疗治疗已在我国广泛开展,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但放射治疗尤其是复杂放疗技术的规范化、同质化仍有待提高;同时,同步放化疗中的化疗方案、药物剂量等也有待优化和统一。未来应进一步合理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促进多学科规范化、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
未来可期——免疫治疗实现格局突破
Q4: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不同瘤肿的治疗领域均取得了诸多进展。请您谈谈我国食管癌领域免疫治疗的进展有哪些?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方面的应用前景如何?未来的探索方向有哪些?
陈明教授:食管癌分期治疗中,早期食管癌可行外科手术治疗,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可行局部放化疗,对于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食管癌,现有的治疗手段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近年来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蓬勃发展,进口药物和原研药物均在中国人群中积极开展多项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试验,数据证实了免疫治疗为晚期食管癌患者带来的显著生存获益,实现了食管癌治疗格局突破。
目前,免疫治疗已被写入国内外食管癌的诊疗规范中,成为晚期食管癌二线标准治疗方案。同时,免疫治疗也成为未来食管癌领域探索与发展的重要方向,除二线治疗外,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等领域也已开展诸多探索,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放射治疗后的免疫维持治疗等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食管癌早筛早治刻不容缓,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对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的患者,放化疗可有效改善生存获益。免疫治疗在食管癌领域的突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未来无论是免疫治疗单药,还是与传统手术、化疗、放疗的联合应用,仍有很多探索空间,相信随着研究的广泛开展,免疫治疗将在食管癌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将食管癌的疗效提高到新的水平。在大胆开拓的同时,我们也应谨慎行动,客观、全面地评估药物副作用,并追溯副作用的发生机制,从而在保证药物安全性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抗肿瘤效应,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本文的采访/撰稿/发布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
文稿编码CN-,过期日期-2-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