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对号称“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就没有我不能吃的”的中国人来说,美食的意义是如此之大。甚至有网友说:“这辈子我唯一拿得起放不下的,就是筷子。”
吃货如此之多,然而,我国却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数据显示,年全球有57.2万人新诊断为食管癌,50.9万人死于食管癌。根据WHO数据,我国食管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全球第五位;但因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食管癌新发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人数却占全球的55%左右,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且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数据来源:《健康时报》)
年全球食管癌发病数据
这些数据让人疑惑,食管癌究竟是种什么病?中国为什么会成为食管癌的高发国家?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说说中国餐桌上的一个饮食习惯,叫“趁热吃”。中国人对“趁热吃”似乎一直有一种执念。
热辣辣的火锅,酣畅淋漓;亲友聚餐,欢快热闹;感冒时,抑或女生每月经期时,冒着热气的生姜红糖水。一句“趁热吃”,是对客人来访的欢迎与热情,是对自己愉悦心情的抒发,是对亲人朋友的关怀与体贴。但今天,我们就从医学和生理角度来说一下这个现象,“趁热吃”,对我们的口腔和食管真的好吗?
食物在体内的停留过程
/p>
食物从被我们吃进去到最终变成粪便从肛门排出,依次要经过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等部位,这些部位组成了我们的消化道。消化道最内层是一层薄薄的黏膜,是消化道里保护我们免受伤害的第一层屏障。
消化道示意图
但这些黏膜是很脆弱的,进食辛辣油腻、酸冷过热的食物和饮品都会对它产生刺激。
研究表明,口腔温度和人体温度是基本一致的,最适宜人体的进食温度在10℃—40℃左右,最高耐受温度为50℃—60℃。
但由于口腔和食管对温度的敏感度不同,一般来讲,口腔觉得烫的时候,食物的温度起码是70℃左右了,这个温度,无疑会对食管产生严重损伤。
◆◆65℃以上烫食会诱发食管癌◆◆
当我们吃烫食或饮用65℃以上的热饮时,食道粘膜会发生轻度灼伤,灼伤的粘膜表层会及时凋亡、脱落,基底的细胞会迅速生长、更新、补充。
反复吃烫食会造成反复损伤,形成粘膜的一般性炎症,逐渐成为增生性病变,起初是轻度增生,随着病情恶化,会演变为中度增生、重度增生,到这个时候,基本上就和原位癌很难区分了。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65度以上的热饮定义为2A类致癌物,有致癌风险,仅次于甲醛、*曲霉*素、烟草、煤炭燃放(1级致癌物)。
年3月,一项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上的超大规模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茶饮料温度与风险的前景研究》,又一次实锤认证这个理论。
《食管鳞状细胞癌茶饮料温度与风险的前景研究》
这项对超过5万40-75岁的人随访了10年的研究发现,高于60℃的热茶,就会增加食管癌风险了。研究显示,茶水温度≥60℃、偏爱滚烫热茶、泡茶到饮用间隔时间很短都与食管癌的发生风险相关。
◆◆哪些人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年上海市抗癌协会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中指出:年龄超过40岁,并符合下列任一项危险因素者,可能属于高危人群,医院行食管镜或胃镜检查:
1.来自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如我国太行山南端的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份;
2.有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反酸、进食不适等症状;
3.有食管癌家族史;
4.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5.具有食管癌高危因素如吸烟、重度饮酒、长期食用腌制类食物如酸菜等。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