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正 [复制链接]

1#

年12月5日,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委成立大会暨食管癌治疗进展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大会首先由学会驻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鹊同志致辞并介绍学会构建,未来学会将积极支持食管癌领域的临床研究,并计划成立基金会,为年轻的研究者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其后,学会秘书长郑革红同志宣读了学会对于成立青委会的肯定批复。成立会议上,学会轮值理事长、消化道肿瘤防治工作委员会主任、医院副院长、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沈琳教授致辞并表达了对青委会发展的殷切期望,希望在食管癌专委会的平台上能够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中国食管癌的研究注入有生力量。

食管癌青委会的主委为医院的鲁智豪教授,副主委为来自医院的戴亮教授、医院的丁振宇教授、中国医院的刘文扬教授、医院的孟雪教授、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吴胤瑛教授、医院的李佳艺教授、医院的常志伟教授以及来自新医院的姬颖华教授等8位青年才俊。在青委会启动仪式后,鲁智豪教授详细介绍了青委会的结构、委员分布、工作任务和目标后,希望在学会以及基金会的支持下,为各位委员提供更好的机会,进一步推进中国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全体委员合影)

在成立仪式举行之后,由三位讲者分别从食管癌的精准诊断、食管癌的精准治疗及食管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等角度,做了精彩的引导发言,引发了嘉宾们的热烈讨论。

首先,来自医院的戴亮教授进行了题为《食管鳞癌淋巴结划分再认识与实际意义》的专题演讲,戴教授首先从一个临床病例入手,引出当前食管鳞癌淋巴结区域划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接着从组织胚胎学的角度探讨了食管癌的组织结构和淋巴系统回流特点,并且系统性的比较了当前日本食管癌协会(JES)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对于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规则和方法。丁振宇教授负责组织此部分的学术讨论,参与讨论医院的华云旗教授、医院的孟祥瑞教授、医院的史燕杰教授、医院的王海星教授、医院的余荣教授以及中国医院的张瑞祥教授,大家就如何精准判定食管癌分期及如何准确评估食管穿孔的风险检等问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第二位引导发言的嘉宾是来自医院的曹彦硕教授,发言题目为《食管癌精准靶向免疫治疗策略解析》,曹教授首先介绍了食管癌靶向治疗现状,截止目前,食管癌的主要靶点集中在EGFR,但目前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在针对中国食管鳞癌的研究中,尼妥珠单抗联合一线TP方案化疗的客观应答率可达50%,而III随机对照实验马上进入尾声;西妥昔单抗联合一线TP方案化疗在一项II期随机对照研究中显著提高了无进展生存期,而小分子药物TKI类药物诸如阿法替尼也在EGFR高表达的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在免疫治疗方面,三项重磅研究——KEYNOTE-研究、ATTRACTION-3以及ESCORT研究奠定了免疫治疗在食管癌二线治疗中的地位,同时在今年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上刚刚发布的KEYNOTE-研究结果提示一线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食管癌全人群中带来了生存获益,中国患者的数据也值得令人期待。食管癌免疫治疗临床试验众多,但是如何做得更好——更加精准的人群筛选、联合治疗策略以及免疫治疗耐药后的治疗选择,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姬颖华教授负责组织此话题的讨论,李佳艺教授、医院的刘娟教授、医院的娄彦妮教授、医院的卢创新教授、南京大医院的任伟教授以及医院的张风宾教授针对食管癌的靶向治疗、二线治疗选择及如何优化联合免疫治疗进行了热烈讨论。

最后,来自中医院的王镇教授为大家盘点了《围手术期食管癌的治疗进展》。王教授总结了当前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他指出,虽然新辅助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均有高级别临床研究的证据支持,但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接受新辅助治疗,且真实世界研究无法重现临床研究结果。而辅助治疗缺乏证据,真实世界复杂,未来还需要精准筛选人群加以探索。王教授同时也表示,免疫治疗的出现为食管癌的围术期治疗提供了机遇,NICE研究发现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多站淋巴结转移的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新辅助治疗,R0切除率为%,术后病理完全缓解率达45.4%;CHECKMATE-研究也提示在接受过新辅助放化疗后未达到pCR的患者,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可以改善无复发生存时间。鲁智豪教授负责组织此部分的讨论,虽然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现在仍处在雾里看花的阶段,但专家们就如何更好地将免疫治疗整合入食管癌围术期治疗各抒己见,并且一致认为手术质量是核心,也是开展临床试验的关键。常志伟教授、医院的陈赟教授、刘文扬教授、孟雪教授、医院的阎石教授、医院的*医院的周娜教授参与了话题的讨论。

此次参会专家的研究领域涉及食管癌诊疗的多个方面,包括外科、内科、放疗、内镜、影像、病理及基础研究等,各位专家围绕上述三个引导发言踊跃发言,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和文献所学做了精彩而热烈讨论,在多学科角度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

最后,青委会主任委员鲁智豪教授对大会做出了热情洋溢的总结。鲁教授指出,青委会成立的目的,是集结全国食管癌领域各位青年骨干力量,为大家搭建更好的学术平台,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及合作机会,齐心协力共同谱写中国食管癌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的新篇章。

(精彩回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