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0日,“医食所安携手可维”CTTQ食管癌高峰论坛在线上顺利举行。会议由中医院李印教授担任主席,医院姜涛教授、医院谭黎杰教授、医院柳硕岩教授、医院乔贵宾教医院陈克能教授共同主持。众多国内食管癌领域专家齐聚云端,对食管癌治疗的热点及难点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01
主席致辞
中医院李印教授
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食管癌的治疗近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免疫治疗方面。感谢正大天晴提供了一个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今天的专家阵容庞大,相信大家都会尽兴而来,满载而归。希望在未来,正大天晴能开发出更多像安罗替尼这样的高效原研创新药物,一如既往地支持学术活动,并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与食管癌领域的专家们一起为中国的食管癌治疗发展做出贡献,造福更多食管癌患者。02
前沿进展
医院何明教授
食管癌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预后差,而中国食管癌现状更为严峻,年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目前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临床应建立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方案。
近年来,外科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不断精进,围绕新辅助治疗、手术技术、辅助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术前术后相关治疗手段不断挖掘更新。CROSS研究和NEOCRTEC研究奠定了新辅助放化疗的标准治疗地位。NEOCRTEC研究纳入国内8个中心的例患者,研究表明,相比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再行手术,单纯手术组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更高。
食管癌治疗已经进入免疫时代,众多PD-1单抗在食管癌领域大显身手。随着临床试验的开展,新辅助免疫治疗临床获益逐渐显现。NICE研究评估了新辅助化疗方案(白蛋白紫杉醇+卡铂)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在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中的疗效。而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派安普利单抗作为新一代PD-1单抗,结构优,同时具有独特的药理学特点,可增强免疫疗效,减少免疫治疗超进展可能,并显著减少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方案是食管癌外科治疗的有效补充手段,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在ALTER研究中,安罗替尼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个含铂方案或含紫杉类方案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远处转移(IV期)食管鳞癌患者,相对于安慰剂,延长中位PFS达1.61个月。安罗替尼在辅助治疗、一线治疗的相关研究也正在开展中,期待其同样能有亮眼的结果。
食管癌外科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随着影像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在食管癌分期、基因诊断等方面将大有进展,食管癌外科的发展会更微创化、个体化、综合化和规范化,多学科融合将进一步提升食管癌的治疗水平。
医院唐鹏教授
虽然目前食管癌的诊疗水平有所提高,但患者5年生存率很低,IARC发布的“年全球癌症统计”显示,我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32.4万,死亡数为30.1万。当下研究主要集中在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与放疗联合的综合治疗领域。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从后线到二线、一线不断推进,并且在晚期一线已取得III期研究结果。CheckMate研究和PALACE-1研究均表明,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为食管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KEYNOTE-、ESCORT-1、CHECKMATE-、ALTER-E等研究在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中进行了不同组合的探索,包括免疫联合化疗、双免联合、靶向联合化疗。ALTER-E研究探索安罗替尼联合紫杉醇+顺铂一线治疗食管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ORR为78.3%,DCR达93.5%,中位PFS为8.38个月,且不良反应可控。事实上,免疫治疗已成为二线及以上标准方案,KEYNOTE-、ESCORT、ATTRACTION-3、RATIONALE、ALTER-等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依据。其中,ALTER-是第一个证明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可以为食管鳞癌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的随机、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研究。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联合用药首次进入一线推荐,靶免联合可能是晚期食管癌治疗未来突破的方向。
近10年来,临床医学逐步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应用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肿瘤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在未来寻找更合适的联合策略,寻找最优发挥药物效应的方式,筛选更有可能获益的人群,将进一步提高食管癌治疗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生存。
03大咖论道
讨论嘉宾
医院程超教授、医院范兴龙教授、医院雷杰教授、医院张鹏教授就精准医学时代食管癌的治疗前景展开讨论。大咖们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和国内外学术进展各抒己见,对免疫治疗在食管癌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国内食管癌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患者生存率比肩国际水平,未来应根据中国食管癌的特点,以手术治疗为中心,解锁免疫治疗的更多应用场景,从而在国内药物日益可及的大环境下,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04临床实践
医院胸外科王佩元教授
该例患者是1例食管胸中下段中分化鳞癌(cT3N2M0),伴有声带麻痹。患者知情同意后进入安罗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与同步放化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的食管鳞癌的IIA期临床研究,予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白蛋白紫杉醇+顺铂+特瑞普利单抗+安罗替尼+放疗。2周期化疗联合免疫联合靶向治疗结束后,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达到部分缓解(PR)。4~6周后行“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术后第6天,患者出现免疫性肺炎,予激素治疗后迅速好转。术后病理回报为病理完全缓解(pCR)。
医院唐勇教授
该例患者是1例食管中段鳞癌(cT4aN2M0IVA期),PS评分1分。给予帕博利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安罗替尼新辅助治疗。3周期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达到PR,予以手术治疗,达到R0切除,术后诊断为食管中段鳞癌(ypT0N0M0I期)。
医院宋志雨教授
该例患者是1例食管鳞癌术后复发双肺转移(IV期),PS评分1分。患者2年前行手术治疗,术后分期pT3N1M0IIIB期,予以多西他赛+顺铂辅助化疗,定期复查疾病稳定。今年6月份出现双肺转移,伴活动后胸闷、气喘,伴咳嗽,间断痰中带血丝。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加入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临床研究,予患者安罗替尼+派安普利单抗治疗,1周期治疗后患者胸闷、气短明显减轻,未再出现痰中带血,疗效评价达到PR。期间出现Ⅱ度骨髓抑制,治疗后可缓解;未出现免疫性肺炎、肝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耐受良好。
05主席总结
李印教授:食管癌治疗相比肺癌、乳腺癌等热门肿瘤进展相对缓慢,且东西方食管癌不论是在疾病特点还是在治疗理念上均有很大差异。中国学者应立足实际,做出有中国特色的临床研究。此外,在创新突破的同时,勿忘为患者服务的使命,要加强食管癌全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