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云端相聚,助力乘风破浪的食管癌免疫治疗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免疫疗法的出现逐渐打破了我国食管癌治疗的困境,使我国食管癌锋芒初露。年7月28日,由CSCO食管癌专家委员会主办的“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巡讲山东站”以直播的形式在线上召开,大会主席由山东第一医院李岩教医院张晓春教授共同担任,山东省食管癌领域大咖齐聚“云端”,聚焦食管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等,交流与分享各自的经验和理念,为共同推进我国食管癌规范化诊疗的发展贡献力量。

主席致辞

会议伊始,张晓春教授和李岩教授先后进行了开场致辞。张晓春教授表示,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极大改善了肿瘤诊疗的格局,同时也为晚期食管癌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开启了食管癌治疗的新时代。目前CSCO食管癌指南已将免疫治疗纳入二线标准治疗,如何更好的应用免疫治疗已成为了研究的新方向,期望通过此次会议,专家学者可迸发出不同的思维火花,为提高我国食管癌整体诊疗水平而努力,也非常感谢恒瑞公司对此次会议的大力支持。李岩教授指出,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希望此次会议能够对食管癌临床医生的工作有所帮助,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本次指南巡讲分为2个环节,Section1邀请医院刘宁教医院陆海*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山东第一医院王俊教授和医院李刚教授分别从内科和外科对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进行了精彩解读,医院董亮亮教授等多位学者针对免疫组合治疗策略及优势人群和围手术期免疫治疗应用时机的最新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Section2邀请医院于壮医院李长征教授共同担任主持,医院刘波教授介绍了食管癌免疫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医院张传涛教授进行了食管癌优秀病例经验分享,医院王海冀医院闫丽教授从专家视角对该病例进行了讨论。

01

Section1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内科更新解读

王俊教授

山东第一医院

山东第一医院王俊教授:食管癌是我国恶性肿瘤的常见类型,全球一半的发病和死亡病例均在中国,我国是以鳞癌为主,占90%以上,主要发生于胸中段食管,而欧美国家是以腺癌为主,主要发生于下段食管,发病类型和部位均与欧美国家存在着巨大差异。ESCORT研究探索了最适合中国患者的治疗方案,入组的全部都是中国食管鳞癌患者,研究显示,与化疗相比,卡瑞利珠单抗可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降低近30%的死亡风险,ORR、DoR均优于化疗,降低≥3级以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已成为局部晚期/转移性ESCC二线标准治疗。而本次新版指南对于免疫治疗的推荐也成为最大亮点,卡瑞利珠单抗为I级专家推荐方案,而帕博利珠单抗同为I级推荐,但限制CPS≥10的人群,纳武利尤单抗为II级推荐。李教授最后总结到,国产PD-1卡瑞利珠单抗的ESCORT研究是食管癌晚期二线治疗的里程碑,免疫治疗已进入更前线的研究和治疗,前景非常远大。

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外科更新解读

李刚教授

医院

医院李刚教授:李教授从CSCO食管癌指南外科更新内容、免疫治疗为食管癌患者带来的获益以及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新辅助中的探索等3个方面进行了精彩解读。该指南分别从诊断和分期原则、可切除颈段食管癌、可切除胸段食管癌、可切除局部晚期胸段食管癌以及可切除胃食管交界部癌治疗等更新要点进行了剖析。李教授最后总结到,新辅助放化疗与新辅助化疗目前在食管鳞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均有使用;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新辅助领域的探索也已开展,联合同步放化疗的数据彰显了初步疗效,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结果可期;免疫治疗的介入为新辅助方案增添了新的选择,有望在提高可手术患者占比的同时,通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降低患者的远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但食管外科尚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指南也将不断更新,更好的指导临床医师的工作。

02

Section2

食管癌内科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刘波教授

医院

医院刘波教授:食管癌是我国的特色肿瘤,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手术治疗是食管癌根治方法的首选,但70%的患者发现时已为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机会,因此,对于晚期复发转移性的食管癌,应予以姑息性治疗,目前国内尚无公认的标准化疗方案。其中,免疫治疗已成为抗肿瘤领域的一个新的治疗热点,有关食管癌的临床试验也在不断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中,Keynote-和ATTRACTION-3研究是以亚洲(日本)人群为主,对中国食管癌人群的指导有限,ESCORT研究作为目前唯一完全针对中国食管癌患者的III期临床研究,符合中国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特点,mOS为8.3个月,相比化疗延长了2.1个月,降低29%的死亡风险,显著提高了中国食管癌患者的生存获益,目前,卡瑞利珠单抗已被指南推荐为晚期食管癌二线治疗的IA类证据,并无需检测CPS评分。在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中,免疫治疗单药有效率较低,联合治疗才是趋势,其中,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和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ESCC显示ORR达80%,DCR达96.7%,mPFS为6.85个月,这显示了免疫联合治疗的巨大潜力;食管癌晚期一线及新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未来也将为这两个方向的食管癌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食管癌优秀病例分享

张传涛教授

医院

医院张传涛教授:张教授分享了1例食管癌免疫治疗的诊疗经过,患者86岁,因“进食哽咽感半年”就诊,胃镜示食管距门齿32cm-38cm中分化鳞癌,体重下降约5kg,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史40年,ECOGPS评分为3分,诊断为IIIB期食管癌,并伴有纵膈和淋巴结转移,基础情况较差。结合患者情况和ESCORT研究,行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治疗,一周期后,梗阻明显缓解,2周期后疗效达PR,病例分享结束,张教授提出的临床中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局部晚期食管癌免疫治疗的前景、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癌的应用前景以及高龄评分低的患者使用免疫治疗的注意事项等。医院王医院闫丽教授在现场进行了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大会主席总结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李教授和张教授对与会专家表示了衷心感谢,并表示,此次会议分别从内科、外科以及免疫视角进行了讲解和探索,对食管癌的临床实践有了更多的指导意义,共同推动我国食管癌诊疗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个体化的理念和模式,希望能使众多食管癌患者获益,真正造福于中国患者。

扫码回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