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食道癌分早、中、晚期;通常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治疗、药物治疗;中国是世界上食道癌的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道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1.3~90.9/10万,而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2.7~.6/10万。
对于食管癌患者而言,如何正确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获得良好的预后十分关键。日本以食管癌5年生存率48.9%,Ⅰ期5年生存率88.8%的超高数据领跑全球(中国为30.3%),为食管癌患者延长生存期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日本是如何治疗食管癌的呢?
1.微创手术
传统的食管癌手术较繁琐且难度较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尤其是食管次全切除(食道亚全摘术)不仅需要切除食道,还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提高胃使其与残余的食道缝合相连,是风险极高的手术。
近年来,纵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以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微创手术的出现,显著降低了手术对食管癌患者带来的伤害,有效避免了手术并发症的出现,为提高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效果做出了巨大贡献,已经成为了食管癌手术治疗的优选。
2.质子重离子治疗
放疗是无法手术或手术无法完全切除的食管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传统的放疗效果不佳。质子重离子治疗的出现,可以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同时降低放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或器官的损伤,提高食管癌放疗的效果。
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质子重离子治疗的效果优于调强放射治疗(IMRT)及手术治疗
3.内镜治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治疗早期食管癌的重要方法。
目前,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浅表病变的治疗,其治疗效果与外科手术相近,又可避免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术后恢复快。
虽然质子治疗、免疫治疗、微创手术等疗法显著提高了食管癌患者的预后效果,但是这些疗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食管癌患者。因此,食管癌患者医院诊治,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