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消化道肿瘤,我国处于食管癌高发地带,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5位和第4位,其5年生存率不足10%。因此食管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随着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的迅速发展完善,食管癌的诊断与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表现较高的应用价值。
食管癌的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对象:
1、年龄超过四十岁
2、来自消化道疾病高发区
3、有上消化道症状
4、有食管癌家族史
5、具有食管病变者
6、具有食管癌其他高发因素,如:吸烟重度溃疡等
内镜下病理活检,是诊断食管癌的金标准。在内镜下直观察食管黏膜改变,并可染色放大,评价食管黏膜的性质、部位、范围、边界,完成筛查和早期诊断。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结合活检,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最常用的筛查方法。超声内镜可清楚的显示病变浸润程度及其邻近脏器病变。由于超声穿透力有限,难于用于远处转移的评估。目前NBI联合放大内镜可以清楚显示IPCl(食管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襻)的形态变化,结合目前影像学CT术前评估有无转移及转移部位,增强CT可以完成术前分期,PET-CT可以确定是否为晚期。
早期食管癌一旦确诊可进行内镜下切除、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MBM多环套扎粘膜切除术或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临床在应用这些技术时严格禁忌症、适应症及并发症,包括并发症的处理。医院目前开展食管癌中晚期患者的手术、放疗、化疗和微创治疗等。对于早期食管癌的发现,还有待于高危人群能够早期筛查,做到早诊早治,以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