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云南十大名老中医刘伟国主任中医肿瘤治疗, [复制链接]

1#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医院肿瘤科主任刘伟国,从事中医肿瘤临床诊疗工作近40年,熟读百部中医典著,研究千味中药药性及药方配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面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出:正气亏虚是肿瘤关键病机,正癌瘤生成之后,又会进一步摧残正气,所以在肿瘤辨证施治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药力和药量,避免用药不当导致正气溃散,引发不良结果,尤其在攻伐时应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

刘伟国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热爱中医。数十年来疑病索解,据典辨析。主张破除门户之见,学各家之长,择善从之,兼收并蓄,取精用宏。其在注重传承的同时,坚持师古不泥,精研创新,在博采众长的同时,悟书中之道、病中之谜、医中之义,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在中医肿瘤治疗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体系和临床风格。认为:"衰其大半而止"("衰其大半而止"出自《黄帝内经》,是在论及积聚邪实之证用药上提出的。意思是在使用攻伐之药时要注意用量,以避免"久服偏胜"。应适而可止,以免因过度攻伐而使患者正气受损)这一观点,对于现代癌症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这是因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机体的正气不足密切相关。机体正气衰退,内环境失稳,使癌因素蓄积体内,长期扰乱脏腑,最终使痰湿毒瘀聚为有形,发而为癌。正气亏损,正不胜邪是癌症的发病基础,而癌发之后,癌损正气、正不敌邪是致使癌瘤扩散转移的重要因素。到了癌症后期,患者往往正气衰败,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四肢倦怠。此时在治疗上应以扶正补虚为主,慎用攻法。如果一味对其使用祛邪之治法,势必导致患者病未愈、人先亡的恶果。所以在癌症治疗上,应该优先考虑留人治病这一终极目标,在进行阶段性祛邪后应停下来,让患者补充营养,休养生息,待恢复体力后再进行下一轮的祛邪治疗。应正确处理好攻邪与扶正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攻邪和扶正的平衡,在适度攻邪的同时重视扶正补虚,做到扶正不留邪,攻邪不伤正,确保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保持内在的平衡与稳定,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刘伟国主任提醒说,扶正祛邪是肿瘤治疗的根本大法,中医肿瘤治疗必须重视祛邪。气滞、湿浊、瘀血、热毒等实邪,乃是致病之元凶。另外痰饮也是致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痰饮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积水成饮,饮凝成痰”,一般稠浊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癌症属于典型的正虚邪实,不祛邪,就难以实现治病留人的目标。攻伐癌邪是癌症治疗的根本。所谓祛邪,是指祛除身体致病的因素或病理产物,以消除肿瘤或是阻止肿瘤发展。具体就是使用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和软坚散结法,来实现祛邪病邪、缓解病情、控制或消散癌块的目标。

祛邪就是使用攻毒药来软坚散结、解毒消癌、活血化瘀、祛痰化湿、祛逐邪毒,进而祛除病邪、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控制和消散癌块,以达到邪去正安。

刘伟国主任强调说,选择攻伐癌邪的时机非常重要,攻伐需在患者身体可承受之时,攻伐的力度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体力状况。祛邪治疗时的用药强度,应注意循序渐进,到了患者身体出现不能忍受的迹象时,应立即停止祛邪,转而以扶正补虚为主。所谓扶正补虚,就是使用补气、补阳、补血、补阴这四类药材进行综合调治,旨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调整人体阴阳、协调五脏安和,消除体内的致癌因素,使癌细胞发生递转,进而达到抗癌治癌目的。

至于补与攻的时机,《医宗必读》认为初者任受攻;中者任受且攻且补;末者则任受补。意思是说,在癌症初起时,应以祛邪也即攻伐为主;在疾病中期,应有攻有补,既祛邪又扶正;而一旦到了晚期,由于患者邪盛正衰,故应以扶补为主。在攻伐时,应遵循“衰其大半而止”之原则,意即在遣方用药上应做到“俟机进剿,徐徐而退”,在用药上必须有一个退出机制。怎么退?应该是徐徐而退,而非一步退出,戛然而止。

刘伟国主任说,中医肿瘤治疗“衰其大半而止”的核心,首先是根据患者在不同病程机体正邪双方斗争的状况,来灵活处理祛邪与扶正的关系;同时在祛邪攻癌时,对药量和药力有一个恰到好处的把握。

临床实践证明,“衰其大半而止”能够切实有效地避免人瘤两亡的不良结局,通过扶正不恋邪、攻邪不伤正来实现治病留人、抑癌保命的目标,因而深受患者欢迎。

刘伟国肿瘤科主任


  扶正祛邪抗癌消瘤体系传承发扬者

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

昆明癌症康复会特聘指导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医生简介:

刘伟国,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医院进修学习,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肿瘤科主任,现任医院肿瘤科主任。是国内中医肿瘤诊疗领域专家,在中医肿瘤等疑难疾病的研究诊疗方面有独特见解,对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肠癌等中晚期肿瘤疾病的处理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从事中医肿瘤临床诊疗工作近40年,熟读百部中医典著,研究千味中药药性及药方配伍,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面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通过中医药调理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在改善放化疗病人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状的同时,提高放化疗临床效果,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开创了治疗中晚期肿瘤的组方,在中医治疗中晚期肿瘤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尤其在解决癌痛方面方法独到,疗效明显。

学术会议:

医院“先进工作者”荣誉;

年受邀参加第一届中国癌症患者康复支持大会;

年受邀参加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年受邀参加中国肿瘤协会大会;

年受邀参加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并上台发表学术演讲;

年受邀参加全国中医学术交流会;

年参加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中医肿瘤临床基地落户仪式;

年受邀参加民间国医传奇大型系列记录片启动仪式。

擅长领域:

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鼻咽癌、骨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胆管癌、胰腺癌、脑瘤、肠癌等中晚期恶性肿瘤。尤其对预防肿瘤术后复发与转移,减轻疼痛及并发症,提高生存周期等方面有丰富经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