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疾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荆门二医一步到胃,晚癌患者不再饭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间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www.yunweituan.com/m/

阅读提示:日前,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科成功实施全市首例“DSA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营养汤通过腹部的一根小小的管道,缓缓注入食管癌晚期患者李先生的胃里。随着困扰数月的进食难题得到解决,术后营养状况逐步改善,李先生及家属如释重负。

杨继东察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53岁的李先生没有想到,小小一根“管”,在解决自己吃饭难题的同时,也缓解了患病的不适与痛苦,给了自己活下去的尊严。

今年过完年后,家住农村的李先生感觉吞咽很费劲,每顿只能吃点稀饭,到了4月,只能喝点汤汤水水,进食十分困难,有时哪怕是喝口水,都能感到胸部难受的哽噎感。5月5日,李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荆门二医消化内科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他被确诊为食管癌晚期。

这无疑是一记晴天霹雳,但来不及伤心失落和彷徨,解决横在治疗面前的进食问题是当务之急!

“先到血管介入科解决进食问题,待身体能够正常摄入营养,才能更好应对因治疗癌症带来身体的损伤。”消化内一科主任姜绍连当即建议。

微创新术式解决大问题

5月9日,李先生入住到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科。科室主任李威、副主任杨继东与其团队仔细研究了他的病情,决定采用一种新的微创胃造瘘术——也就是“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来解决李先生不能正常进食的痛苦。

“还有不用胃镜插管、不用开刀做大手术就能保证每日营养正常摄入的方法?”李先生一脸不可置信,因为来之前他已做好了承受痛苦的心理建设。

“这种手术创伤非常小,只需在腹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手术后可通过胃管为患者提供营养,非常有效,而且胃造瘘管一年只需更换2次,可在体外进行更换,方便了患者和家属。这根管子在肚脐的左上方,患者正常穿衣后,外观与正常人无异。”杨继东介绍,胃造瘘的优点在于易操作、胃饲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经济有效、护理方便等,能让病人活得更有尊严。

经患者和家属同意,5月10日,在数字减影机引导下,专家团队在局部浸润麻醉下,仅用时16分钟,为李先生顺利实施了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术中几乎无出血,患者术中、术后无明显不适,术后一天经胃造瘘管注入营养液,患者及家属对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很是满意。

5月13日,李先生顺利出院。

小小一根“管”生命架通道

老人们常说:“能吃是福。”的确,食管癌是消化系统很常见的肿瘤,随着肿瘤的生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进食困难,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此之外,很多癌症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放化疗之后,饮食不佳、血细胞减少,患者精神体力都越来越差。大多患者去世时骨瘦如柴,几乎没有任何生活质量。患者极度痛苦,同时也给家属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出现进食困难后,传统鼻肠喂养,会令患者产生咽部及消化道的不适感,喂养效率不高,还易导致吸入性肺炎、反流或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外科胃造瘘术则存在对患者身体造成创伤,食管癌支架植入易脱落、胸骨后疼痛不适等短板。

目前,“DSA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不需要全身麻醉,也不需要切口就能完成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此次手术在荆门市属首例,它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吞咽困难——脑卒中、脑外伤、植物人、渐冻人,也适用于舌癌、牙龈癌、腮腺癌、喉癌、食道癌、食道穿孔等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荆门二医血管介入团队希望通过创伤小、费用低、可床边进行、护理程序少而简单的手术,为更多患者解决营养及进食难题,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李威表示。(通讯员张华王言熙文/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